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让群众得到实惠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是人们政治行为的动因。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他认为,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物质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需求,是实现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基础条件。一切革命斗争和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源于物质利益的斗争。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我们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予人民呢?就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说来,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程度。” 党的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1937年5月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必须知道,为了建立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国内和平固然不行,没有国内民主也不行。所以争取民主,是目前发展阶段中革命任务的中心一环。”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纲领中提出了废止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取消特务,取消镇压自由的法令,惩办汉奸、间谍、亲日分子、法西斯分子和贪官污吏,释放政治犯,承认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撤退包围和进攻解放区的军队,承认解放区,废止保甲制度,以及其他许多经济的文化的和民众运动的要求,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使人民获得抗日、团结和民主的自由。” 1945年7月,毛泽东在著名的“窑洞对”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办法: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起草的政治宣言宣布:“废除蒋介石统治的独裁制度,实行人民民主制度,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项自由。”
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全面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作为革命文艺的根本性质和方向。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还明确提出了服务的途径。他认为,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关键是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相结合。“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毛泽东还强调在解决了方向、途径问题后,还要解决好艺术表现形式问题,“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毛泽东在强调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同时,还强调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能搞个人利益至上。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毛泽东还强调,共产党员一定要顾全大局,善于同群众沟通,同非党人士合作。“必须懂得,共产党员不过是全民族中的一小部分,党外存在着广大的先进分子和积极分子,我们必须和他们协同工作。那种以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行的想法,是完全不对的”,“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必须善于照顾全局,善于照顾多数,并善于和同盟者一道工作。”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新时期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要求我们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作者简介:王欢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晓东系北京邮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