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吉林的重要途径 (2)

吉林:节能减排是建设生态吉林的重要途径 (2)

第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要全面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支撑作用。加大节能减排科技研发力度,在全省各级相关科技计划中,加大对节能减排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实产业化基施节能减地建设。积极争取省内重大节能技术纳入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政府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

第三,加快节能减排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约束。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分年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9.8%。提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40%和15%左右。

第四,加快节能减排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污染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因此,吉林省节能减排,必须同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第五,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要确保完成我省节能减排任务,必须抓住几个重点耗能领域的节能工作。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替代石油、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以及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加强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加强伊通河、饮马河、条子河等重要支流综合治理。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第六,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全省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各行业。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和省属企业业绩管理,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各级政府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大对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标准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通则执行情况、建筑施工阶段标准执行情况、全省各级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违规使用明令淘汰用能设备、减排设施和计量装置未按要求运行等行为,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