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几点对策

[求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几点对策

核心提示:当前,因各种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难点和焦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当前,因各种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难点和焦点。如何科学应对、妥善处置,变被动为主动、变无序为有序、变失控为可控,是必须认真思考并高度重视的大课题。综合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一是转型期的阵痛。主要指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碰撞,经济社会结构、人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也随之加快分化组合,不可避免地产生相互竞争和发生冲撞,利益矛盾相应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进入一个多发、易发期是必然趋势。因此,应认识到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属于转型期的阵痛,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这个规律,尽最大努力把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

二是制度存在漏洞。主要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体制机制和制度设计还存在很大漏洞,旧的体制机制中有很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而又不能马上终止,仍在起作用,而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或正在建立还不成熟,出现政策脱节、制度漏洞,使解决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还缺乏一套成熟的方案。比如,城乡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教育等标准不一引发的问题。

三是管理层面缺位。主要是政府社会管理服务存在缺位,导致一些应该落实的政策未落实到位,应该给群众提供的服务未提供到位。加之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恐慌,社会管理能力缺失,习惯用行政命令式、高压强制式解决问题,使一些矛盾纠纷加剧。比如,由水电气暖供应等引发的矛盾。

四是借机借事宣泄。主要是一些社会矛盾积累太深,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够健全通畅。表现在事件现场,一些无利害冲突人员围观响应甚至参与;表现在网络上,通过发帖炒作引起政府关注,表达对社会的不满,是以发泄为主的一种“泄愤冲突”。泄愤事件的发生具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事件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借机发泄、逆反、盲从、法不责众等心理,如何防范和疏导这种群体心理,是解决社会泄愤事件的关键,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应对群体性事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善用底线思维。这是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最基本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方法论。应对群体性事件底线是,一要确保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大局不出问题,二要确保保障民生这一根本不出问题,三要确保公共安全这一要害不出问题。在这三个方面,会不会出问题,什么时候可能出问题,出多大的问题,怎么掌控和化解这些问题,能不能坏事变好事,都需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入分析研判,切实准备好各种预案方案。总的来说,就是要强化规律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和政策,使应对群体性事件始终处在法律框架和政策许可调控范围内。

——抓研判,守底线。就是综合研判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要素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把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充分考虑到明确底线,把各种应对措施制定实守住底线,并向最好处努力,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一事件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并把握好“底线思维”的“底”:其一,这个“底”是一种界线,意味着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基本遵循框架而不得逾越,无论是利益底线、心理底线、安全底线,还是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等,一旦突破,将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造成被动局面;其二,这个“底”是一种结果,它是预期与实际、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它是我们不愿看到却必须做好准备接受的最坏结果;其三,这个“底”是一种最低目标或最起码的保证,确保它就可以“托底”、“守底”、“保底”,以维护既定的局面与态势。

----不升级、可稳控。就是把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不使矛盾激化升级。认真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加强对新形势下各种突发事件的研究分析,深化对防范处置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完善预案、改进措施、加强演练,着力提升特殊状态下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控制事态。把握三个环节:定性准确,对事件性质判断不“上纲上线”,不作“过度政治化”解读,不轻率地定性为“敌我矛盾”,不将群众的集体行动视为与政府的对抗行动,有针对性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利益诉求。比如“孟连事件”,明明是胶农和橡胶公司的利益纷争,政府还判断是黑恶势力,违规使用警力,结果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处置冷静,坚持“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拖”原则,当地政府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做群众工作,“靠前掌控”。实践表明,凡是领导干部亲临现场做群众工作的,都能将事态尽快平息下来;凡是领导干部避而不见群众的,都有可能错失机遇,以致事态失控,不可收拾。承诺兑现,一定要和群众面对面交谈,认真听取群众诉求,把政策宣传到位、把思想疏导做通,特别是向群众承诺的事项一定要兑现,防止把群众当场劝回,承诺的事未兑现而造成群众反复上访。

——重透明、防炒作。主要是对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真相,表明党委和政府的立场,不捂着盖着,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炒作。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认真研究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受众特点,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有效沟通引导舆论,健全完善舆论研判处置机制,确保发生舆情危机时能够抢占舆论先机,回应社会关切,疏导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增加舆论的“正能量”,消除和减少负面影响。一方面要消弭民怨。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说过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一壶已烧开的水,如果还使劲捂着盖子,结果只能是连壶底都被烧穿,而盖子一揭,尽管可能会烫着自己的手,但沸腾的民怨会变成蒸汽慢慢消散。”党委和政府要敢于负责,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勇于同网络“意见领袖”争夺旗帜,通过网络媒体阐明正确立场,使群众增强信任感,相信党委和政府最有能力实现群众利益。另一方面要发展“网上统一战线”。网上“意见领袖”,很多人“拉一拉就是朋友,推一推就是敌人”。宣传主管部门应学会和他们打交道,发展“网上统一战线”,尊重他们的相对独立性,求同存异,扶正抑偏,管理好这些“无形资产”,并使这些“无形资产”保值增值,共同维护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形成维护稳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