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奥巴马政府内政外交难突破(2)

摘要:展望2014年,中美关系有望延续上一年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践刚起步,两国战略互信仍然不足,任何小的分歧和矛盾都会有可能被放大,从而影响双边关系。奥巴马政府只有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更多尊重和包容中国的关切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才有助于实现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

外交困局难破解

2

(图为奥巴马(左)和普京在2013年G20峰会期间举行会谈。)

除在伊朗核问题上暂时取得一定突破,奥巴马政府2013年外交总体乏善可陈。展望2014年,从国际热点到大国关系,一系列难题摆在奥巴马政府面前。

2013年,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政策转向虽然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但也招致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盟友严重不满。如何安全、按时地销毁叙利亚境内存储的化学武器,如何通过外交途径实现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目标,如何安抚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盟友,恐怕都让奥巴马犯难。

尽管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经过艰难谈判已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目前相关技术谈判进展缓慢。面临国会新一轮对伊制裁威胁和以色列不放弃对伊动武威胁之双重压力,如何推动伊核问题后续谈判取得进展,也着实令奥巴马挠头。

在阿富汗,尽管美国一再强调需要一纸美阿双边安全协议以尽早确定2014年撤军后相关安排,但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坚持要求美方首先满足多个条件,否则将把协议留待2014年4月阿富汗选举产生的新总统签署。既要完成2014年年底前撤军的承诺,又要在阿继续保留一定的军事存在,还得给阿富汗一个过得去的交代,这个任务对奥巴马来说实在不轻松。

克里2013年2月就任美国国务卿后,把大量心血倾注在推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启和谈上。奥巴马2013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时也把以巴和谈列为两个短期外交重点之一。然而,克里提出的安全建议明显偏袒以方,令巴方严重不满。若不能保持真正的公平、公正,跑得再勤也难见真章,奥巴马政府这个“中间人”还须反思。

美俄关系因奥巴马首个任期内的“重启”而得到改善,但在2013年却由于叙利亚问题、斯诺登事件等因素再陷低谷。预计2014年两国还会继续在斗争中开展合作。

展望2014年,中美关系有望延续上一年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践刚起步,两国战略互信仍然不足,任何小的分歧和矛盾都会有可能被放大,从而影响双边关系。奥巴马政府只有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更多尊重和包容中国的关切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才有助于实现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