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诺奖得主科斯对中国十大忠告
一、如果一些经济行为体不遵守市场原则,市场经济就不会成功。必须去除所有加诸国企的特权,让私企得以自由竞争;二、政府参与土地交易导致腐败猖獗,必须将其自身排除在市场之外;三、中国应打造一个自由的土地市场;四、在中国,教育和税收两项制度都加重了不平等;五、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显然开错了药方,需要反思,独生子女政策不仅削弱了中国劳动力数量,还降低了其质量;六、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市场转型。然而,不是中国政府,而是我们称之为的“边缘革命”,将私人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带回中国;七、中国经济学者要从黑板经济学回到真实世界,哪怕只有一少部分人去关心真实世界,去研究分工和生产的制度结构,就一定会改变经济学;八、不管是政治改革、法制改革,还是体制重建,叫法无所谓,中国必须让其政治权力服从于法治;九、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存在诸多弊端的根源;十、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 (爱思想网, 2013年10月22日)
7.“普世价值”要“普世”,首先要解决“程序合法性”问题
把某种东西说成是“普世”的,说成是所有国家和人民都应该接受的,那就应该通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某种程序来加以确立。唯有这样,“普世价值”才能令人信服,才能防止少数国家出于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需要,把自己界定的一些价值说成是“普世价值”,然后向全世界强行推销,甚至不惜诉诸武力和战争手段,造成对他国人民利益与福祉的巨大损害。——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张维为(《求是》,2013年第20期)
8.中国可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改革者
我并不认为中国想要忽视现有的国际体系,或者改变现有体系。中国可能是现有体系的改革者。我对中国在现存国际体系外发展一些新的体系,并不感到意外。这反映出中国逐渐增强的能力,在操作领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互动能力也得以加强了。——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中国改革》,2013年第5期)
9.中国经济战略将迎来“习式”风格
要面对既得利益人群,习近平必须摆脱传统的治国路径,找到化解各种矛盾的对策,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找到弱化各种社会矛盾的治理机制。而不管用什么样的战略和方法来治理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的办事风格至关重要。从他上任以来,我认为他已经展现了一种“三不”精神,即不回避、不啰嗦、不畏难的精神。——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教授姚树洁(《人民论坛》,2013年12月上)
10.中共在国内外都已有了强大的软实力
政党也有自己的软实力。人们影响他人意志和行为的方式有三种办法:一是强制方式,即以“大棒”胁迫;二是诱惑收买,以“胡萝卜”诱惑;还有一种就是吸引或说服,也就是“软实力”。国家、政党、公司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软实力。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强大的软实力。中国共产党的软实力是这个政党本身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吸引党员和群众自愿跟随的能力。把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好,就是巧实力,中国共产党应当善用巧实力。——“软实力”理论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环球时报》,2013年12月13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