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庆超: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

薛庆超:从党史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

核心提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男女老少、各个阶层都动员了起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总结了党在群众路线方面的新做法、新创造,进行了深刻论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抗日战争中的大生产运动,就来自坚持群众路线。当时陕甘宁边区召开县长联席会议,天上打雷,把延川县代理县长李彩云劈死了。一些群众就发牢骚说“天打雷怎么把县长给劈死了,为啥没把毛主席打死?”有关方面听到后,就准备抓人。毛泽东说不要抓人,先把情况弄清楚。经过了解,由于陕甘宁边区征收公粮征较多,群众有意见。中共中央迅即决定,减少一部分公粮,全党动手,开展大生产运动。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深刻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发展、丰富。在华东战场上,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后,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奋力支前,送上去的是军粮,押下来的是俘虏。有一天,华东野战军某部要经过一条河,上山增援,河上没桥,上级通知河边一个村子,迅速架桥。村里男性的老老少少都上了前线,只剩下姑娘、媳妇,大家一讨论,每人把自己家的门板摘下来,到河边集合,华东野战军增援部队到达后,姑娘、媳妇们扛着门板,跳到河里,用自己的肩膀架起一座人桥。

在西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几十万人进攻延安,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说,别看敌人貌似强大,他们脱离人民,陕甘宁边区虽然贫穷,但是人民群众和我们站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铁桶江山。西北野战军首战青化砭胜利后,国民党增援部队开了过来。这时,彭德怀和西北局书记兼西北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站在一个山顶上,看到国民党军队无论走到哪里,人民群众就在哪里发出信号。彭德怀十分感慨的说:什么是天罗地网,这就是天罗地网啊!

在中原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攻开河南省会开封的时候,非常准确的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战斗刚结束,人民解放军就发出布告,保护一切文教机关、文教单位。河南大学等文教单位门前,人民解放军立即站上了岗。河南大学很多进步教授、进步学生,河南省会的许多知识分子、名流学者,深受感动,纷纷参加革命工作。

用三年时间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也是问计于民的结果。国民党统治区的胡愈之到解放区后,听说预定要用五年时间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就说革命胜利的时间可以提前。毛泽东听胡愈之讲述了国民党政治崩溃、军事崩溃、经济崩溃,人民群众盼望解放的情况,果断决定,用三年时间从根本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夺取中国革命胜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