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众标准取信群众
千好万好不如群众说好。群众标准就是党员干部的最高标准。
明职责严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坚决不做群众最气、最 烦、最怨的“馋”“懒”“贪”“官”式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沾“土气”。划清党员干部的红线和底线,红线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底线就是人民群众的评价和认可。拟定基层党员干部五条要求:群众找我们是信任我们,能办立即办,不能办讲清楚;群众赞成的事要办好,群众反对的事不要做;群众家有事,党员干部一定要到场;做了几年干部,党员群众不认可,不要再干了;让群众通过我们更加感恩党、拥护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把五条要求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共同的行为规范,全面推行落实。坚持典型引路。每年分行业、分领域选树10类服务群众典型,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在全市树立标杆,引领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刹“四风”转作风。把刹“四风”、转作风作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落实工作的有力武器,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坚持执政为民反对官僚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在全市上下大力强化“四种风气”、做到“三个敢于”:强化学习研究之风,力求提能善政;强化克难求进之风,力求率先突破;强化雷厉风行之风,力求令行禁止;强化亲民便民之风,力求群众满意。敢于坚守原则,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敢于担当责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针对部分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现象,成立“马上办”“治庸办”办公室,扎实开展“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正气、治软聚力”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活动,努力克服“只当官不做事、只挂图不作战、只表态不落实、只贪功不担责、只出工不出活”等五种不良现象。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刚性约束强力保障各项工作硬落实。
强监督促提升。建立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效的最直接依据,敞开渠道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整改工作不足。扎实开展“电视、网络问政”活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接受观众、网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疑惑。对电视网络问政中集中反映的供水、供电、经信、规划、建设、交通等6个部门的20个问题,组织问政代表、网友代表、新闻代表按照时间节点跟踪督办整改落实情况。在乡镇开展村干部创业、实事、廉政、学习、辞职“五项承诺”,每半年对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群众评议,每年进行一次评星定级。
(作者系中共襄阳市委副书记、老河口市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