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零容忍、出重拳”六字道出了啥?

李克强“零容忍、出重拳”六字道出了啥?

2月11日,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中纪委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关于反腐倡廉的部署,坚定不移惩治腐败、促政风转变,以抓改革建机制推进廉政建设,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新成效。(2月12日 中新网)

随着我国改革逐渐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正如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中国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现在该啃“硬骨头”了。而在这些“硬骨头”中,腐败无疑是深藏在体制内部的最难啃的一根“硬骨头”之一。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要啃下这根“硬骨头”,就必须敢于向既得利益阶层说不,敢于向最深层次的腐败问题“亮剑”。

在中央第二次廉政会议上,李总理说道,要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零容忍、出重拳”,做到有令必行、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可谓是发出了反腐的又一个强音。

“零容忍、出重拳”是一种态度。2013被称为中国反腐元年,这一年,中纪委处分违纪干部超过18万人,处理的省部级高官多达数十人,反腐领域不断拓宽。而中央各项规定和禁令的不断下发,反腐倡廉建设的纵深推进,使2013年在中国反腐史上留下了成绩斐然的一页。而新的一年到来,作为反腐风向标的中国第二次廉政会议,对于中国反腐而言,不仅是一种决策部署,更代表了党和中央领导阶层对中国式反腐的一种态度。反腐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腐败不止,反腐不休。李总理的“零容忍、出重拳”六个字,是警醒,也是态度。表明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党和政府将继续保持对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严打态势,为改革交上一张人民满意的反腐“答卷”。

“零容忍、出重拳”是一种手段。从中纪委公布的2013年反腐成绩单上我们可以看到,相较去年,我国立案、结案件数、处分人数均有两位数增长,形成了有效的反腐震慑力,清除了一大批深藏在体制内部的“害群之马”。但正如李总理所说,反腐倡廉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一些领域腐败问题多发。因此,“零容忍、出重拳”六字在此时提出,不是一句口号,更像是一种不达反腐目的誓不罢休的手段。要想真正达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的,就必须挖出腐败祸根,真正斩其根,断其本。完善反腐制度顶层设计,是让人不能贪,而“零容忍”,则是让人不敢贪。要在全党形成一股“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共识。而对于贪腐分子,也不能姑息养奸,要坚持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真正形成反腐的公信力与威慑力,从而在队伍内部和外部均形成一道防止腐败的“铜墙铁壁”。

“零容忍、出重拳”是一种承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表现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决心,唱响了反腐倡廉时代最强音。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反腐的确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中国乃至世界引发了巨大反响。坚决反腐,是为改革扫清路障与顽石的必然之举,是修复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所在。“零容忍、出重拳”式的反腐是我们党对自我的要求,更是对人民的承诺。它表明了我们党将以“剜肉剔骨”般的决心,打碎那道长期横亘在我们党和人民之间的“高墙”。用最坚定的决心、最严厉的手段,取得反腐的最终胜利。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