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四个四”实打实提升学习教育质量

江苏南通市:“四个四”实打实提升学习教育质量

摘要:南通市针对有的党员干部“骄傲自满”看不到问题、“讳疾忌医”不想找问题、“眼神散光”找不准问题、“光看别人”不找自身问题等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把加强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摆在首要位置,细化内容,强化措施,着力在求实效上下功夫,为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南通市针对有的党员干部“骄傲自满”看不到问题、“讳疾忌医”不想找问题、“眼神散光”找不准问题、“光看别人”不找自身问题等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把加强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摆在首要位置,细化内容,强化措施,着力在求实效上下功夫,为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重点设置四个专题,增强学习教育系统性。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和南通改革发展实际,将学习教育阶段主要活动重点分成“增强为民意识,践行群众路线”、“弘扬务实作风,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清廉本色,坚决反对‘四风’”、“开展‘双创双争’(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创建全省最佳办事环境、争当作风建设先行军),推动改革发展”四个专题,市级层面安排10余次集中学习活动。市委要求,坚持“五个牢牢把握”,引导党员干部准确掌握精髓要义,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即牢牢把握 “永不动摇信仰”这条红线,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方向,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牢牢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个根本保证。活动开展以来,市委中心组已组织4次专题学习,每次都由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作主旨发言,并邀请李肇星、张云泉等作专题报告,使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根。

重点创新四种模式,增强学习教育灵活性。重点采取个人深入学、集体研讨学、专家辅导学、现场体验学等方式,灵活多样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交流。在学习方式上,对党员领导干部,适当多组织一些集中学习;对生产一线的党员,适当安排一些辅导报告;对年老体弱的党员,采取上门送学、结对帮学等形式进行学习。结合南通实际,编写印发了10万余本活动《简明读本》和《“四面镜子”学习对照读本》,推动党员干部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增强为民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组织党员干部瞻仰全市22个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图片展,聆听先进事迹报告会,观看《焦裕禄》、《杨善洲》、《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红色影片,通过感受先辈先进,接受革命教育,发扬优良作风。

重点搭建四大平台,增强学习教育开放性。重点发挥好党报党刊、专题网站、手机信息、党建频道等四大媒体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真正实现 “学习工作两不误”。在南通日报开设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双创双争”等专栏;在南通广播电视台推出“践行群众路线、切实转变作风”和“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等专栏;在南通党建电视频道开展了学习教育集中展播活动,每天16个小时滚动播出活动动态、红色电影、专题讲座;每周编发2-3期南通党建手机报“教育实践活动专刊”,向10万余名党员干部及时传达上级要求和活动动态。发挥党建网站、党建微博、活动简报等平台作用,为全市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凝聚正能量、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重点采取四大举措,增强学习教育实效性。重点强化领导带头、分类指导、建章立制、立学立改“四大举措”,确保中央和省委关于边学边查边改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市委书记丁大卫带头放样子,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跟进作示范,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以上率下、以点带面,在全市上下形成班子成员带头学、基层支部推动学、普通党员比着学的良好局面。对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等不同的责任主体,提出具体细致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先后制定出台在离退休党员、窗口服务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不同领域和对象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案,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健全促学、督学、助学、考学等学习教育制度,做到“三比三检查”,即比人员参学率,检查学习签到情况;比学习质量,检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比学习成效,检查边学边改情况。开展“四访四问”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扎下身子开门接访、随机走访、主动约访、跟踪回访,问“四风”问题、问百姓疾苦、问发展瓶颈、问活动建议。截至目前,市四套班子成员已征集到13个方面586条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市级机关万人评议活动征集到的1493条意见一一梳理。对群众反映集中和先行查找出的“四风”问题,市委常委会研究制订从严控制领导干部出国和国内出差、“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等即知即改规定,以反“四风”、转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发展好不代表什么都好、工作好不代表没有问题、不解决思想问题就不能解决作风问题,进一步增强了查找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坚定性。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