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首都发展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支撑,水环境建设是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发展全局,惠及民生福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2月,国家有关领导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来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听取了北京市水务局对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情况的汇报,还走进了水厂综合处理车间和水质监测实验室,了解北京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水环境、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等情况。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同一时期,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要求努力实现北京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目标。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北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更加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建设,重在治水。为保障河湖水质安全,提升河湖景观效果,落实国家对北京水务工作的要求,保障首都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环境建设,北京市水务系统加快推进工作改革,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从建设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着手,计划于2014年2月15日至5月5日期间开展春季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统筹协调全市水资源,充分利用再生水回补,增加河湖水面面积,加大违法排污执法力度,治理和改善春季冰雪消融后河湖环境脏、乱、差的面貌,宣传动员市民参与整治行动。通过开展河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河污水集中治理、加大私排乱倒执法和技术改善水质等措施,全力推进本市重点河湖实现“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非法排污、无恶臭、无新增违法建设”的五无目标,以工程建设为引领,以从严执法为抓手,以宣传活动为载体,全力以赴建设“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首都河湖生态环境,打造首都碧波盈盈、绿水如带的河湖美丽景观。
多措并举齐头并进
抓工程建设从源头治水
2月15日,北京市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春季行动部署大会召开,吹响2014年春季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号角,打响“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河湖‘五无’目标”的“春季行动”战役。全市16个区县政府和水务部门、11个市属水管单位、市水政监察大队、市排水集团等紧锣密鼓编制完成本地区、本单位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春季行动工作方案,建立组织机构,制定任务台账,落实工程经费,安排人员迅速开展各项治理工作。
要想让河湖不脏、不乱、不臭,就要让水体丰腴起来,流动起来。“春季行动”中,首要是统筹协调全市水资源,充分利用再生水回补,增加河湖水面,向河湖补充环境水量4000万立方米,其中,清河、凉水河等城市河湖最高补充环境用水35万立方米,满足河道环境景观需求,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清河安河闸、肖家河两处补水口每天向清河补充再生水17万立方米,凉水河吴家村、卢沟桥、小红门再生水厂每天向凉水河补水3万立方米,城市河湖补水量由冬季的5万立方米增加至15万立方米,减少污水入河影响,有效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