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力打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河湖生态环境(2)

北京:全力打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河湖生态环境(2)

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清河、凉水河、通惠河、二道沟等河道,“春季行动”计划完成清河外环跌水闸下排污口、天通苑西排污口、凉水河珊瑚桥下游1800米左岸排污口、通惠河、二道沟排污口等11项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琅璜渠、北八渠、清河青龙桥等排污口截污工作,每天减少20万吨黑臭污水入河。截至目前,11项排污口临时治污工程已全部进入现场施工阶段,计划今年汛前完工。通过“春季行动”全面排查,城区范围内存在排污情况的河道排污口共有42处,现已完成治理16处,其中采取工程措施治理12处,封堵排污口4处,其它26处将采取截污和污水厂内临时治污解决。同时,市排水集团组织实施雨污水管网清淤,各区县水务局组织实施所在区域雨污水管网和排洪沟渠垃圾、淤泥清理工作,减少垃圾和污水入河。

为了切实改善河湖水质,让水体更加洁净,水务部门还在个别河道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在北海-中南海-筒子河、奥运湖、北护城河上段、上庄闸-翠湖湿地、永定河引水渠罗道庄段、玉渊潭进口闸、土城沟、朝阳公园、动物园、龙潭湖公园等重点区域设置水循环设施;在清河、凉水河、萧太后河设置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根据河湖水质监测结果,及时施用生物制剂,应急改善局部河道水质。河湖水质改善了,河湖周边环境也要提升。水务部门正在实施河湖绿化美化工程,在京密引水渠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段,永定河引水渠巨山桥段、温榆河、北护城河等河段实施绿化美化和景观提升工程,营造林水相依、水清岸绿的河湖生态环境。

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还与三年四个阶段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相结合,开展实施第二阶段72条50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特别是凉水河、清河支流将与干流同步治理。通过第二阶段的治理工程,全市中小河道在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治河与绿化结合,防洪与生态兼顾,治污与湿地统筹,河道周边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据不完全统计,在“春季行动”中,全市各区县政府和水务部门、各相关单位已清理河湖周边融雪残冰、白色垃圾、水面漂浮物、垃圾渣土等2.4万立方米,无论河道内还是河道周边,环境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市民的生活工作环境也随之改善。

开展河湖专项执法

查处违法行为保障水安全

整治河道环境,执法工作是关键也是保障。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春季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水务部门全面治理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建违法建设、乱采砂石、乱倒垃圾渣土、乱排污水、乱捕鱼、乱滑冰游泳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巡查人员600人次,劝阻违法行为300起,行政处罚5起,有效减少了违法现象和行为的发生,保障了全市河湖生态环境的清洁安全。

各区县水务局、市水管单位、市水政监察大队、市防汛办、市排水集团等按照《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北京市排水和再生水管理办法》等涉水法规和《2014年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排水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排水管理工作,规范排水行为,坚持对违法排污问题零容忍,严厉打击非法排污,加大对私接偷排、向河湖雨水管网倾倒污水垃圾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努力做到“整治一批私接污水管线,查处一批非法排污户,封堵一批违法入河污水口,曝光一批非法排污单位”,实施排水安全检查,改善城市水环境。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