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向焦裕禄看齐 做为民清廉好干部

陕西:向焦裕禄看齐 做为民清廉好干部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像焦裕禄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时隔50年,重读焦裕禄的事迹,仍然鲜活生动,依旧感召世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焦裕禄同志仅在兰考工作了475天,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是什么让他永远活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是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焦裕禄同志不仅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体党员的榜样,党员干部要向焦裕禄看齐,做亲民爱民、一心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

向焦裕禄看齐,就是要做毫不利己、舍己为民的好干部。“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对焦裕禄同志公仆情怀的高度概括。“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同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甚至在临终前,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这一幕幕场景,震撼心灵,感人至深!

向焦裕禄看齐,就是要做心系群众、造福群众的好干部。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在思想深处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摆正自己和群众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牢固树立“党员干部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的思想,把新增财力全部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公共财政普惠每个人,让老百姓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向焦裕禄看齐,就是要做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好干部。为了解决风沙、盐碱、内涝三大自然灾害,全县149个大队,焦裕禄跑了120多个。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他摸透了实情、掌握了规律,找到了病根,制定了帮民富民的发展规划。在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过程中,他总结群众经验、汲取群众智慧,用群众的办法坚定了全县人民战胜“三害”的信心和决心,带领干部群众以科学求实的作风改变了兰考的落后面貌。

向焦裕禄看齐,就是要做敢于担当、顽强拼搏的好干部。初到兰考,面对封沙、治水、改地三座大山,焦裕禄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他迎难而上、不畏艰辛,把原来的“劝阻逃荒办公室”改成“治理三害办公室”,自任组长,带着调查队到灾害最严重的地方调研。他以“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斗争,走出了一条开拓奋进的发展道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至今日,兰考人民依然受益于焦裕禄当年带头种植的泡桐树。

向焦裕禄看齐,就是要做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好干部。“坐在破椅子上就不能革命吗?”焦裕禄同志的话,生动地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公”与“私”、“义”与“利”上的抉择。焦裕禄同志一生清廉,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他用的被子有42个补丁、褥子有36个补丁,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的孩子看戏没票被放行,他如数送还票钱,并亲自主持起草《干部十不准》;在将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焦裕禄同志的所作所为,充分地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展现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公仆形象。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始终心怀一个“公”字,始终恪守一个“廉”字,不为名缰利锁所困,不为浮世繁华所扰,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坚守一个“严”字,从一点一滴上严格要求,从一言一行上严格约束,坚守做人处事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秦都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