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拍蝇,中纪委究竟如何办案?

打虎拍蝇,中纪委究竟如何办案?

“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这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于2012年12月6日发布的一条案件查处通报,也是其首次发布案件查处通报。

李春城的落马正式开启了十八大之后中共前所未有的反腐大幕。而中央纪委监察部网从此也不断刷新着全国各省份官员被查处的通报情况。据记者统计,截至发稿前,该网站发布的被查处的省部级干部已达26人,其中两名为中央委员。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山西、海南、江西、重庆……这些省份均有副省级以上官员被宣布查处。

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反腐运动查处的贪腐案件所涉人数之多、官阶之高、牵连之广前所未有。中纪委的多个“专案组”已相继进驻涉事省份,所涉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

“办案”似乎成为当前纪委工作的重心之一,并显示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这对全国的官场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中纪委的“专案组”成为地方官场传闻中神秘、敏感而又具威慑力的高频词汇。“中纪委究竟如何办案”、“他们在秘密调查谁”之类的疑问和好奇,则成为这两年来坊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作为中共中央最高反腐机构,中纪委一直权威而神秘。直至2013年9月,中纪委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首次向外界披露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程序: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这也是他们办案的5个步骤。

受理、初核:“情妇检举最主动,兄弟揭发最坚决”

2013年7月,当新华社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渎职一事受到广泛关注之后,中纪委回复媒体采访称,已收到该举报,正在程序处理中。

“受理”各类违法违纪的举报线索和材料,这是“程序处理”的第一步。

在诸多线索渠道中,信访举报是发现腐败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2013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专门设立了信访举报专区,并在网络举报须知中注明,特别鼓励实名举报,对认定为实名举报的,及时专人专簿登记,优先录入电脑、优先办理。

在中纪委的鼓励下,人们的举报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至今为止的8个月时间里,该网站共收到检举控告类举报74049件,是网站开通前8个月的近2.5倍。而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万件(次),总量比2012年增长49.2%。

从中纪委公布的2012年全国的数据来看,立案调查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的占到41.8%,在各种线索来源中最高。

“窝案”中被查官员相互之间的检举和揭发亦为案发线索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在省部级高官的案发中较为常见。2006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案即在查办该局的局级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时牵出。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干以胜曾对媒体表示,纪委高度重视在查办案件中发现的线索,特别是有关涉案人员交代的线索,对有关线索进行深挖细查,对“案中案”抓住不放。

从经验上看,腐败案通常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案子可以延伸出多个“案中案”来。“例如,你正在调查一个厅级干部,涉及到另一个处级干部;这个处级干部又交代说他送礼送到另一个厅级干部;结果这个厅级干部又跟上面的领导勾结在一起……如果是查办一个省委常委的案子,那得牵连多少人?”

一个东部省份的省级纪委官员告诉记者,他曾经办理过的一个案子,仅被调查官员一个人交代出跟他有牵连的就达20多人。“一个案子就牵扯那么多人,被牵出来的人可能又会把别人带出来。”

这种现象在贪腐案中十分普遍。在“案中案”中,还有另一种常见形式,由官员牵出商人,再由商人供出更多的官员。

检察系统一位高级别官员接受记者采访说,跟商人相处,钱一定不能收,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不少商人每天想办法给官员送钱,今天给你送明天给他送。别人供出了他,你无法保证他不把你供出来。”

在长期的办案经验中,他总结出来,“同盟是很不可靠的,不管是官商之间的同盟还是上下属之间的同盟,在里面呆久了,谁都会想要争取宽大。”

“当然,经验表明,情妇也很不可靠。”他补充说。

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被“双规”前,有关部门收到了一张长达60分钟的光盘,光盘的男主角正是刘志华,女主角被传为刘的情妇,因要求未获满足,愤而举报。

原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姜德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总结:“往往检举得最主动的是情人,揭发得最坚决的是小兄弟。”

然而,更常规的旨在解决“中管干部”监管盲点的是中央巡视制度。中央巡视的重点是省级领导的贪腐问题。陈良宇案的爆发是在2005年中央第五巡视组结束巡视大约一年之后。该巡视组在与上海中层官员的约谈中获得线索,陈良宇也由此牵出。

中央巡视制度在去年重获重视之后,正在成为高级别官员贪腐案线索最重要的来源。据中央纪委公布的数据,仅去年的第一轮巡视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就比过去增加5倍。

据记者统计,在去年两轮中央巡视结束至今,20个巡视点被中纪委宣布查处的中管干部已达10人,占十八大后落马省部级官员总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公检法和审计机关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发现的官员违纪现象,移送到纪委的案件,占了20.9%。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审计机关虽然不是反腐败的专职部门,但其在反腐败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突出。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在过去30年,全国审计机关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并移送的违法违纪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达4.2万条,致8500多人被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

中纪委办理的不少大案的线索即来源于审计部门的审计。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正是栽在了审计署对高铁建设的跟踪审计上;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受贿案,也来源于审计部门提供的线索。据媒体报道,中石油的腐败窝案亦因对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离任中石油后审计而致更多的问题被发现。

除了上述线索来源之外,中纪委获取线索的渠道还包括中央领导的批示以及省级纪委上报的信息。但这些渠道,外界了解甚少。

中纪委受理了各种渠道的违纪线索后,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初步核实。如果发现举报材料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严重,则要进入初核程序,并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

官员的级别不同,决定是否初核的机构也不同。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对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的“初核”决定,是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的,这也是最高规格的初核。

一位纪检系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央巡视组在发现陈良宇或涉上海社保基金违规运营问题之后,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和线索,转交给中纪委。中纪委上报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对陈良宇有关问题进行初核的决定。中央纪委随即组织力量进行了初核。

大约一个月之后,中纪委将《关于陈良宇同志有关问题初核情况的报告》提交中央政治局,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央纪委对陈良宇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