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对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发展出现了社会矛盾凸显、新老问题交织的阶段性特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党的群众工作又该如何做呢?
一说起群众工作,一些党员干部直摇脑袋,感到头痛,他们不会做群众工作,也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其实,做好群众工作,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主要是要把握好群众工作方法。
一是热爱群众,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了解群众,善于和群众交朋友,知道群众想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要对老百姓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情。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领导干部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听得懂群众的话,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无论是调查研究、走访群众,还是宣讲政策、部署工作,都应当多说贴近群众感情的话,多讲群众能够接受的道理,切忌讲官话、大话、套话和空话。这样,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群众工作就自然而然好做了。
二是畅通渠道,在增进信任上下功夫。增进党群相互信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石。增进党群信任,既要增进党对群众的信任,信任群众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又要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信任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能够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进党对群众的信任,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熟悉群众,与群众交流生产生活,从感性上加强对群众的亲密感情。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生产经验和创造力量,相信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从理性上尊重、依靠和信任群众。要加强党员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群众工作意识和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致力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构建和谐社会,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当前,广大农民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干部能为群众致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群众就离不开干部。因此,我们要切实转变职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引导支持、保护和服务群众上来,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推动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自觉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安危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的批评作为第一红线,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尽心尽力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办好。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特别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涉法涉诉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说服力。
四是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依法行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也是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党员干部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模范遵守法律,自觉接受监督,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按照合法程序予以解决。要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保护自身权益,纠正“权大于法”、“法不责众”等错误观念,以培育群众工作懂法遵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形成人人遵守法律、尊重法制的环境。
五是尽忠尽职,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不是高不高兴做、喜不喜欢做的事情,而是一份历史责任、一项政治任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责任不能只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文件里,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作风里、服务在群众中。有了这份责任感,才可能拥有公仆情怀,做到淡泊名利,崇尚事业,坚守使命,乐于奉献,永葆本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彰显社会公信力,赢得群众的口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