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的几种错误观点及评析 (2)

关于爱国主义的几种错误观点及评析 (2)

二、强势爱国论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人对其所属的国家或群体的热爱,对其制度的忠诚和对其国防的热情,首先表现为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发展,而是要在拥有对国家的积极认同与对同胞的特殊关切的同时,容纳“他者”。而在经济全球化中滋生的民族主义语境下,逐渐生出一种“强势爱国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国际地位形象,我国都已经得到巨大的提升,具备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应该在我国国家主权、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时,以强硬态度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不被侵占,以强悍的姿态对世界说“不”。

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缺乏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的民族主义,它有助于强化民族自尊心、自强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独立,唤起人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保存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为政治统治提供了某种合法性基础,但也容易使人们在对待民族问题、国家利益方面,失去了理性分析判断的能力,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祖国的文化和文明,易产生盲目自大、排外心态,或者纠缠于历史恩怨,易产生过于敏感、敌意的报复心态和不理性的“爱国”行为。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以一种独立的话语姿态出现在学术界的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爱国主义,以为爱国就是对外强硬,就是排斥外国的一切文明,抵制外来商品,甚至认为爱国就是不择手段的激情表达。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人们日益高涨的民族自尊意识和国家主权意识,再加上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使得人们在面对周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国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进行分裂主义的传教活动,挑起事端激发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离运动的行为,容忍度下降;三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间文化差异和价值冲突,媒体有意无意渲染扩大,从而引发各国、各地区人们以爱国主义的标签表达相互排斥和敌视,并以民意裹挟政府表达对外的强硬姿态。

随着世界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基于民族利益而发生的摩擦和冲突必然不可避免。但是这些摩擦和冲突产生原因却是多样的,如果只是因为误会、价值观的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摩擦和冲突,而且对冲突方的力量比我们强大或势均力敌时,强硬的姿态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抵制外来商品,从表面上似乎在维护民族利益,实则不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双赢”的。盲目抵制外来商品,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关在了世界文明大潮制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一个理性的国家,不但要和友好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而且还要化敌为友,加强合作与交流。至于用那些不择手段地方式来表达的爱国激情,如打骂诅咒等,不但于爱国无任何补益,相反更是害国的行为。因为打骂诅咒不仅削弱了爱国的力量,而且损害了祖国的形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