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的几种错误观点及评析 (3)

关于爱国主义的几种错误观点及评析 (3)

三、经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把关心和维护祖国荣誉、利益,以及把推进祖国文明进步、献身祖国的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道德取向的思想理念,在世界尚存民族国家分别时,理所当然应该以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面临国际贸易、金融往来和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带来的巨大冲击时,都会强调经济爱国主义。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尤其强调经济爱国主义,一方面在抵御外资并购内资企业、防范本土商品和服务遭遇外来冲击等方面,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产业实行打压。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出现了呼吁经济爱国主义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一方面国家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实行“经济爱国主义”,“抵制洋货”、“购买国货”,以“国货消费”行为来保护民族工业;另一方面,个体要在中央大力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语境下积极消费,强调“买房就是爱国”,“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这种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孪生产物,是国家民族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是经济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它既要求政府动用行政力量审核、限制外国公司并购本国企业、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企业或产品,也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资本谋求与政府联手,用并购方式占领我国市场,而我国企业的资本力量又不足以与之抗衡,从而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某种程度的阻挡,以赢得宝贵的经济结构调整时间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二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或明或暗地采用一定限度的“经济爱国主义”干预经济活动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因而部分中国企业和民众认为中国也应该实施“经济爱国主义”;三是世界经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拉动内需为主,为了刺激民众消费,一些学者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并使其与爱国主义捆绑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过分强调保护民族落后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民族主义,最终会有损国家竞争力,而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的“消费爱国主义”,则是对人们消费的一种道德绑架,最终也只是消费并伤害人们的爱国情感。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