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腐官员反腐豪言是怎样练成的

贪腐官员反腐豪言是怎样练成的

摘要:腐败官员年年出,这两年尤其多。官员腐败了,且被抓住了,才叫腐败官员。追溯过往言行,腐败官员都有一个毛病:被抓之前,都曾说过豪言壮语——怎么反腐、如何清廉、拍桌子、打板凳、狂拍胸脯、发自肺腑地遵纪守法。

腐败官员年年出,这两年尤其多。官员腐败了,且被抓住了,才叫腐败官员。追溯过往言行,腐败官员都有一个毛病:被抓之前,都曾说过豪言壮语——怎么反腐、如何清廉、拍桌子、打板凳、狂拍胸脯、发自肺腑地遵纪守法。

刚公布的消息说徐才厚被抓了,被开除党籍,这位曾经的副国级的大官,常年在全国军队纪检的会议上,在军队最高级别之一的反腐大会上,发表过很多“重要讲话”,讲反腐要有“高度”认识,要有“党性”责任,要有“表率”人格,要有“坚决”态度,要有“扎实”工作,要有“制度”体系。话都白说了,管不住自己。

其他的大官也屡有反腐豪言的“上佳表现”,所谓“理论创新”。比如,另一个副国级的人物苏荣,在江西任内,就曾说过可编制成书的反腐语录:要管好“三圈”——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要抵得住诱惑;要“三敬”,敬仰事业、敬畏权力、敬重人民;要“三常”,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三清”,清正做人、清白为官、清廉从政。语言真押韵上口,排比有势。

2013年10月底,贵州的一个副省级高官廖少华落马。在担任贵州省委常委、革命老区遵义市市委书记期间,廖少华说了不少经典的反腐语录。要坚守“三道防线”——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预警纠错防线、党纪国法防线;要把好“廉政五关”—— “思想关”、“欲望关”、“权力关”、“小节关”、“约束关”等等。

2014年6月,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最年轻的市委书记万庆良落马。万庆良以前大谈反腐的语录,今天看来,除了可笑之外,还有可悲。“工作20年没买房”,要“强化干净干事的先进形象”,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永做人民公仆”。

在南京市市长任上落马的季建业,也曾“创新”出一大堆“廉政佳话”。在担任扬州市委书记时,有人请他为《扬州勤廉史话》作序,他毫不客气。他表示“做到不为亲戚朋友谋私利,不允许亲友家人打我的旗号办事、拉工程,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方面的事项”。

在官场中,像上述5位知名人物一样“打着反腐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搞腐败”的人还有不少。为何如此言行不一?

从从政技术角度看,讲一口漂亮的反腐话语,是官员必备之技。官场流传,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给领导汇报好。会说漂亮话,会说台面上的话,会说政治正确的话,是官员生存的必需素质。官场得讲“主旋律”,得弄“正能量”,得说没有毛病的反腐新话,所以,官员得得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日复一日,进入潜意识,成为语言习惯,张嘴就来,毫不困难。这边讲了,那边就有拍马屁的人吹捧,上级官员说的话顺势成了“经典语录”,“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让人醍醐灌顶的指导思想”,然后大肆在官场传播。这一唱一和,充斥了官场话语空间。

当然,也有不太会讲反腐豪言的官员,但是,他们又急需,那怎么办呢?那就请秀才、文人、智囊团、秘书们来帮忙。这些人为博领导欢心,费尽脑筋、调动知识储备,遣词造句,押韵考究,排比流畅,富于气势,策划、包装得朗朗上口、充满文雅之气,直让说话的领导连连点头称是为止。领导高兴了,理所当然,帮忙的人可以获得一些成就感和物质回报。长期都让领导高兴的人,就会官运亨通、财源广进了。就这样,各取所需,反腐话语花样翻新,弄得像广告语一样,口惠而实不至。

从官师合一角度看,上级官员常常站在师长的位置教育、教训下级,这样一来,他们就必须在反腐话语立场、内涵、形式、气势上压下级一头。上级官员讲的话,必须是政治正确的话,必须是让下级可以找到“创新点”的话,必须是让下属可以恭维、赞美的话。官员讲话就像许多老师给学生上课一样,地位不平等,用教训的口气、严肃的腔调、灌输的方式、示范的榜样,给下级输送政治信息。然后,上行下效,下级跟着学,学后,再给更下一级的官员教育、教训。就这样,不断传递,直至最下级的官员义正言辞地教育、教训他们的衣食父母——群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无数的官员站在教师的位置上给人讲话,很有面子、很有地位、很有意义,所以,这些官员也喜欢讲、反复讲、长篇累牍地讲。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