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历史开拓未来的全新合作共赢之路(2)

承载历史开拓未来的全新合作共赢之路(2)

明确了地区开放共赢的合作目标

经济带建设一般来说应具有地缘上的便利,依托交通干线或河流等自然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度比世界上任何地区间的经济带都要广,也不同于一般的交通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推动建立国与国之间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关系,注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实现对接,形成经济上与贸易上的充分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一般来讲,是否参与经济带建设,或者具体选择参与哪个领域的项目,对各国来说有很大自由度,客观上要看各国经济上是否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或依存度。与有的西方国家把丝绸之路作为巩固自身地缘政治影响的工具完全不同的是,中国和中亚国家要最大限度地还原丝绸之路本身的经济价值,建立一种便利互惠的投资、贸易关系,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扩大相互间的合作空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还基于对过去友好关系的延续,同时得益于中国与地区国家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建立,可以破除现有多边合作的难题,符合欧亚大陆腹地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找到一条适合各方的最佳多边合作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选择各方都能受益的领域作为优先合作方向,同时还兼顾到地区国家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促进内外联动,所以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倡导这样一种复合的、共赢的、开放的合作与交流方式,各国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辟一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提出了未来带状延展的合作路径

经济带是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的带状经济合作区域。它是依托交通运输干线、地理或自然区域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相对发达的经济区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地区共同发展,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产业和物流联动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其特点包括:一是客观性,即作为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都是先天的,或者说是历史形成的;二是区域性,即在地缘上联成一片,具有相对合理的带状条形地域范围;三是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区域内不同经济单元发展水平不同,但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四是开放性,即经济带不是封闭的,可以通过货物、信息、资金等因素的合理流动与其他地区建立密切经济联系;五是相对稳定与发展变化共存,即一方面经济带内不同经济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或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也进行调整,区域的外延并不固定。

习近平主席在强调共建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政策、道路、贸易、货币、民心的“五通”建议,实际上明确了未来这种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由基础设施起步,以线带面,尽可能延展合作时空,经济实力强的国家率先投入,同时融资方式更加灵活,通过加强边境和相邻地区的交往可以使多边合作稳步升级。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是重建一种区域经济安排,而是促使现有合作更加顺畅。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双边经济关系,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国家扩大彼此间经济联系,对区内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落实共同感兴趣的重大项目,都有直接促进作用。首先是便利化建设,可以消除区域内贸易、投资、过境运输的壁垒;其次是加大政策协调,可以提升各国彼此认同程度,建立共同的合作规则,加强区域内各国政策与制度上的沟通和衔接;再次是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国际合作,改善投资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各国出口能力,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