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怎么“做官”才安全

领导干部怎么“做官”才安全

反腐没有禁区、没有特例,旁门左道不可能走通也不可能安全。作风上不检点往往是贪腐的开始,也是个人滑向罪恶深渊的开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为官要安全,必须把好作风关,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安全观。

“七一”前夕,徐才厚等4人因腐败问题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一段时间以来,中央重拳出击、动作频频,“苍蝇”、“老虎”纷纷落马。对于强度如此之大的反腐行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一些官员却颇感“压力山大”,领导干部怎么“做官”才安全也引发纷纷议论。

以往某些人观念中的“为官安全之道”,一是“刑不上大夫”,只要官职升到一定级别,就可确保安全;二是“平安落地、平稳到站”,如果退休前没被揪出,意味着以往过错随之尘封;三是“做公堂木偶”,即便无功只要无过,头上“乌纱帽”也保得住;四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大家拉帮结派抱成团,出事便会有人护着罩着;五是相信有“瞒天过海”的手法可逃过“法眼”……然而,这么做真的安全吗?十八大以来,扫蝇打虎的雷霆之势给出了答案。事实表明,反腐没有禁区、没有特例,旁门左道不可能走通也不可能安全。

现在,官不那么好当了,“紧箍咒”越念越紧了,有些人牢骚满腹,甚至说出些“官不聊生”的怪话,透露出认知上的偏误。从政是为公的事业,权力是民赋的责任。“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为官者本来就该“为公”、“为民”,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与此背道而驰,蝇营狗苟,拿了不该拿的、喝了不该喝的、谋了不该谋的,难道不该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吗?为官之本都搞不清,“安全”根本无从谈起,更别提得到群众的认可,干出一番事业了。

为官者怎么做才“安全”?古人有着丰富的智慧。战国时,鲁国宰相公仪休最喜欢吃鱼,却将络绎不绝的送鱼者拒之门外。为何?因为收了别人的鱼,难免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很可能因违反国家法纪被免职,而不吃送来之鱼则可安身立命、“长自给鱼”。明朝时,朱元璋问众大臣“天下何人最快活”,万钢的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深得其心,后人更将其延伸为“畏法度者最安全”告诫各级官员。道理何其简单,言语何其直白,意义又何其深刻!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作风上不检点往往是贪腐的开始,也是个人滑向罪恶深渊的开始。对领导干部而言,为官要安全,必须把好作风关,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治安全观。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有了一副铮铮铁骨当然就很难 “倒”。秉承为民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群众一定会拥护你、支持你。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真抓实干,必然能够干出一番政绩、实绩。恪守规矩,严格在党纪国法划定的红线内办事,妖魔鬼怪进不来,政治微生物和灰尘染不上,方能保持身强体健。一言以蔽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时时刻刻加强肌体免疫力,自然而然也就安全了。

历经93年风雨坎坷,我们党已成为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执掌改革航船的使命,加强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首先从自己做起,做出表率。这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是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负责。作风问题抓和不抓大不一样,小抓大抓大不一样,就得动真格、打硬仗。一旦看到“苍蝇”围着腐臭之物嗡嗡叫,必须下功夫及时拍,避免其蜕化为大老虎,同时也要用狠劲把“吊睛大虫”及时消灭,以免其半夜跑出来伤人。当政治生态进一步清明,当党员干部队伍进一步净化,我们党就能将根扎得更深扎得更稳,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言辞恳切,发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对领导干部提出了高要求。无论是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还是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都是一道道硬杠杠。当此之时,领导干部必须真正行动起来。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