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给中国带来什么?(2)

对外援助给中国带来什么?(2)

--解读《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

从基础设施援建到民生“输血” 中国援外更趋理性

从坦赞铁路到非盟会议中心,在传统印象中,中国对外援助更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中国援建楼堂馆所比较多,但近年来呈现出更注重民生和培养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等新特点。”商务部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说。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的近50%投入受援国减贫、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民生领域;超过61%的援助资金投向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

中国民营企业万宝粮油在非洲莫桑比克加扎省的7万亩标准粮食田今年预计产量达7000万斤。与此同时,位于安哥拉首都罗安达郊区CATETE农场的上万亩土地上,中国旱稻品种“绿旱一号”又将迎来丰收,把当地粮食亩产提高近10倍。

“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中国正将自己的经验搬到非洲等不发达地区,帮助他们扭转长期粮食供应不足的局面。”王泺说。

王成安说,中国近年更注重区域合作机制下的对外援助,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国对外援助方式更灵活,姿态更开放,心态也更成熟理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