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潜规则失去土壤

让潜规则失去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坚持清正严明,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讲话言简义赅,针砭时弊,意义深远。

潜规则是指与明文规定相对,不成文、不公开,却得到相当程度默认和遵行,有时甚至是排斥相关正式制度而实际起作用的约定俗成,具有隐蔽性、实用性、功利性特点。党内潜规则危害不浅,比如在选举、任用和重大决策等方面,由于潜规则的作用,就会出现暗箱操作、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导致腐败蔓延且难以遏制,损害公正性和严肃性,破坏党纪国法,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党内潜规则盛行的原因很多,规章制度存在缺陷与漏洞是主要因素之一。比如某个干部工作干得并不好,但又想提升,按正常程序难达目的,于是就想方设法找关系、托门路,甚至大肆受贿行贿。因为在选人用人上某些地方“一把手”说了算,结果干得不好的人往往得以升迁,而那些脚踏实地,不送礼找靠山的人,辛辛苦苦干到最后却还是有可能原地踏步。可见,缺乏监督制衡的机制,是选人用人潜规则泛滥和腐败滋生的重要原因。在党内,让潜规则失去土壤,要在加强民主、科学考核、监督约束上下功夫。

加强民主是让潜规则失去土壤的利器。民主是以服从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根据党章和党内其他规定,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享有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利。不论是选人用人,还是工程项目决策,只有扩大民主,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透明度,才能防止少数人说了算,增强党的决策的公信力与号召力,让潜规则失去生存空间。

科学考核是让潜规则失去土壤的法宝。对党员干部的考核,是依据一定程序和方法,对其素质能力的全方位了解、核实和评价。考核的内容、办法、标准必须要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因为这也是衡量干部晋升的重要尺度。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引领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对优秀者重用、对有潜力者培养、对落后者鞭策。

监督约束是让潜规则失去土壤的良药。严格的监督可以约束那些利用潜规则违法违纪达到目的的人和事。要着眼于事前防范,建章立制;立足于事中监管,现场确认;致力于事后控制,把加强监督约束贯穿全过程,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纠正潜规则带来的不正之风。

(作者:四川省广安市协兴镇镇长)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