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中国在全世界58个伙伴 详解伙伴关系 (2)

媒体盘点中国在全世界58个伙伴 详解伙伴关系 (2)

何时升为“全面战略”?

今年是中国与阿根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也是中国与委内瑞拉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13周年,此次习近平出访期间,先后与两国签署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刘玉琴表示,从最初建立伙伴关系至今,中国与阿根廷、委内瑞拉的关系突飞猛进,这两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发展。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表达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意愿。“以前可能更多侧重在某一些领域的发展,但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后,双方可以在政治、经济、人文、国际和地区事务等方面有全方位的合作。”

刘玉琴说,这些合作都是在原来关系基础上的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两国在合作上会有“大动作”,而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双方的愿望是能够在更多领域有更密切合作”。

伙伴们如何影响中国?

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表示,伙伴关系的建立说明两国关系发展越来越好,双方都有意愿谋求更高水平的双边关系,合作方面占主导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外交上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升,伙伴越来越多,合作水平也越来越高,如今的中国有能力和伙伴关系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有较强实力,在产能过剩的领域也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

特殊的伙伴

俄罗斯

全面战略协作新阶段

今年5月20日,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与普京对当前中俄关系全方位、多层次顺利发展表示满意,决定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双方签署《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这是一份指导两国关系今后发展的有分量的联合声明。

【点评】宋荣华说,这种关系是中俄之间特有的。中俄都是世界大国,在世界和地区安全等重大问题上,双方会在共同立场上相互协作,对世界重大格局起到一定影响作用。在国家面临压力的时候,这种协作会突出反映在战略层面。

美国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几经波折,在表述上也经历多次变化。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表示两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小布什上台后,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2002年,中美关系的表述变为“建设性合作关系”。2011年胡锦涛访美时,联合声明中又出现了“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新型大国关系”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美双边外交场合。去年6月,习近平与奥巴马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表示,双方应该深入审视两国关系,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点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宋荣华表示,新型大国关系主要是区别于传统大国关系,中美为了避免历史上出现过的武力改变世界秩序的魔咒,努力构建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通过对话来解决双方之间的矛盾。

巴基斯坦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被中国称为“全天候伙伴”的只有巴基斯坦。建交63年来,中巴两国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互利共赢,在事关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发展与巴友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两国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反恐问题、对美关系等问题上互相支持,合作非常默契,被誉为国家关系的典范。

【点评】宋荣华表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不同,是更高层次的友好关系。“全天候”意味着不管什么时候、不论风云如何变幻,两国都是密切而友好的。

德国

全方位战略伙伴

今年3月,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谈后,两国发表《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从10个方面对两国今后的合作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也是所有伙伴关系里唯一出现的一种关系。

【点评】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认为,“全方位”与“全面”在外文中是同一个单词,而中国的理解则有所不同。“全方位”相对“全面”更立体、更形象,双方的合作将是多方位的,两国将加强环保、节能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合作,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投资,加强财政金融领域协调。德国还将支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新四化”建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