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敢担当。落实监督责任,必须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得罪”那些违法乱纪、违规“出笼”的人。这就要求纪检干部要有担当的定力、魄力,始终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党委要求看齐,既严明党的各项纪律,又充分认识“以治标为本”的新要求,依纪依规履行职责,慎重处置各类违纪违法行为,防止简单粗糙、定性不准问题的发生。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敢于扯扯袖子、及时提醒;对工作不思进取、推诿扯皮的现象,要敢于及时制止、及时纠正;对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的现象,要敢出重拳、及时整治;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的现象,要敢于动真格、决不姑息;对违规违纪行为,要敢于一查到底、决不手软。同时,纪委既要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又要监督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并把监督党委履行主体责任作为落实监督责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纪委只有把监督责任尽到了、落实了,才能促进党委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而党委只有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才能有保障。“两个责任”既不能相互代替,又不能彼此脱离,必须各尽其职、形成合力。
三要能担当。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履行监督责任,必须要具备能担当的本领。为此,要抓住“三个关键”。一是全面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坚持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及时主动向上级纪委报告,加快推进派出、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创新监督理念和监督方式,切实增强执纪监督的制度保障。二是收缩战线,把更多的力量调配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业上来。要重新摆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及时把不该牵头或参与的监管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重心转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上来,更好地履行执纪监督职能。三是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带头接受监督的意识,带头恪守“三严三实”要求,严格执行省纪委“六条严格、十八个不准”工作禁令,叫响“工作向我看齐、廉政向我学习”理念,建立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对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解决“灯下黑”问题,以铁的纪律打造素质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四要真担当。落实监督责任,要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向坏习惯开刀、向潜规则说不,努力实现改进作风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要深入抓,揭开各种披着隐身衣的“四风”问题。要严格抓,对违反八项规定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违纪违规的成本和代价。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抓到底,久久为功。二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持续加大办案力度,着力形成强有力震慑,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要围绕权力科学配置、事项公开、运行监督、防范利益冲突风险等方面,从源头上推进防治腐败工作,扎紧制度篱笆。要强化监督措施,防控廉政风险,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推动制度刚性执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作者系陕西省渭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