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团军以抗震救灾行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2)

第十四集团军以抗震救灾行动深化教育实践活动(2)

摘要:连日来,第十四集团军参与救灾的2100余名官兵,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按照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第一时间主要指挥员到一线、第一时间主力部队上得去的要求,紧急驰援,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抢险救灾第一线成为集团军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

优良作风在一线展现

连日来,第十四集团军参与救灾的2100余名官兵,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按照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第一时间主要指挥员到一线、第一时间主力部队上得去的要求,紧急驰援,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抢险救灾第一线成为集团军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

一线传递感情

“来到救灾一线投身救灾实践,才发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实际行动,执行一次救灾任务,等于接受一次受益终生的教育。”在集团军某炮兵团当兵锻炼的维族学员亚迪喀尔深有感触地说。

在此次鲁甸抗震救灾中,集团军官兵们自觉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抢险救灾的实际行动。

集团军任务部队利用救灾间隙,通过电话、短信、卡片等多种方式,分片分组将习主席和军委首长指示要求及时传达到每名官兵,在集团军某旅任务部队,组织官兵以灾情为镜谈感受、表决心,广泛开展“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教育,进一步拉近了官兵与灾区群众的心,建立起了一道牢固的军民“鱼水情”。

“看着废墟上迎风招展的党旗军旗,融入患难与共的救灾洪流,深深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军民深情。”与亚迪喀尔一样,参与抗震救灾的一线官兵们都表示,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熏陶和抗震救灾的磨砺,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得到了净化,对人民军队的含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道路不通就徒步奔袭,不能机械作业就徒手刨救,没有车辆就肩扛手抬,看到受灾群众痛失家园、缺衣少食就把自带的衣食帐篷让出来……救援中,集团军任务部队把灾区当故乡,把群众当亲人,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军队宗旨。

为了安抚受灾群众的心,集团军12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官兵,发挥专业特长,利用转移受灾群众和进村入户搜救伤员等时机,下发《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光盘,走村入户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受灾群众抚平心理创伤,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一线为民服务

地震发生后,集团军视灾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分级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队、排险队,挺进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迅速展开救援。

“党员当先锋、打头阵,任务面前站得出,关键时候冲得上,危急关头能应对。”140余名各级主官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主心骨和顶梁柱作用;450余名集团军工兵团国家地震救援队,利用救灾间隙组织25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叫响“看我的,跟我上”;11支党员突击队发挥出“尖刀”上的“刀尖”作用,始终冲锋在灾情最重、险情最多、难度最大的地方,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

突击队员任远扬深有感触地说:“加入党员突击队,时刻冲锋在一线,虽然更苦更累更危险,但我觉得使命光荣,这才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定位”。

与此同时,集团军任务部队坚持用救灾行动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把反“四风”、改作风、树形象成果转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参加救灾的各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集团军部队特有的“三实”作风,汇报情况老老实实,不说假话;组织救灾扎扎实实,不作秀;解难帮困实实在在,不忽悠。集团军政治部第一时间向任务部队下达《鲁甸抗震救灾政治工作指示》《抗震救灾群众纪律规定》。

遇到缺粮短食,官兵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最后一口水一口粮送给灾区群众;救援中遇到暴雨,官兵们把帐篷让给灾区群众,情愿自己淋雨也要用雨衣掩盖好遇难者的遗体;在八宝村、银屏村等回民聚居地,官兵充分尊重回族风俗民情,即使热食难供应也坚决不与群众混用炊具;在挖掘抢救出价值50多万元的现金和贵重物品时,官兵们随即当面点清数额并现场签字确认……救灾一线,集团军任务部队的良好作风受到了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在灾区树立了“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