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独居老人,急需养老新模式

关心独居老人,急需养老新模式

摘要: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也都将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尤其独居老人,不单是传统尽孝应有的传承,也是社会文明应有的道德取向,更是社会和谐发展应有的内涵。

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益加凸显,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养老困境更需关注。居住在渝中区大坪正街71岁的独居老人赵大爷,一年拨打110就有1483次,只为了找人聊天,看到这则新闻,倍感“凄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规模约为13.7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达到8.87%。其中,独居老人占到了16.4%。独居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其数量和比例正呈上升态势,让独居老人“居而不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老龄化问题是21世纪世界性问题,各国存在的问题不一,形成的原因也各异。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有其个性化的缘由。笔者想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剖析,以求寻得解决之道。

其一,城镇化步伐加快,是独居老人养老困境的助推器。在农业社会,农民一辈子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房子和土地。父母儿孙在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情感上,父母子女都能相互扶持、同舟共济。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提速,大量年轻农民外出务工,滞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年人,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工作的变动、人口的流动、迁移的快捷三大因素促使了新时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已成趋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发生巨变,但是社会服务体系并没有跟进,造成了独居老人服务上的真空。这一真空急需社会服务体系的“补差”。

其二,社会低保障模式是独居老人养老困境的关键所在。中国养老保险体系,虽实现制度性全覆盖,但低保障的模式难以解决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经济问题。现在,绝大多数省份的老人每月领到的养老金只有55元。如此“毛毛雨”,想保障独居老人的生活,实在力不从心。

其三,社区建设的滞后性是独居老人养老困境的直接作用力。农业时代的家庭和邻里关系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被彻底“颠覆”。在城市里,邻居是熟悉的陌生人。家家户户联系的不多,相互了解成为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更是少之又少。这无形中阻碍了社会转型背景下新型邻里关系的建立。而这是独居老人的致命伤。没有子女的陪伴,没有亲人的帮扶,社区就是他们的家。而如今,在城市,社区更像流动人口的暂时居住地,是一块没有“温度”的土地;在农村,社区建设功能的不健全也难以起到慰藉情感的作用。

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到,养老尤其是独居老人的养老,需要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应对。社会转型对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家庭结构形成了冲击,意识的“重新洗牌”是当下的每个人无法回避的“阵痛”。针对问题的所在,对于独居老人的养老,笔者认为,三位一体的服务结构模式不能缺位,即政府“尽责”、社区“尽情”、子女“尽孝”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政府“尽责”,就是在保障老人权益上增加更多的筹码。在消费水平迅速上扬的时代,每月55元的养老金,属杯水车薪,难以维系养老的基本生活,提高养老金的基数,是政府“尽责”的具体体现之一;而为社区建设社区养老院提供政策上、经费上的支持则是政府“尽责”的具体体现之二。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对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居家养老”实现从传统的家庭照料到现代的社区照料,其本质是社区养老。而政府想要实现“社区养老”,全方位支持社区建设则是“尽责”应有的内涵;提供更多合适的养老院床位则是政府“尽责”的具体表现之三。在北京,最难入住养老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排队入住要等100年。上海市统计局资料显示,上海六分之一的独居老人想住敬老院,然而上海每100位老人仅拥有1个养老床位。全国范围来看,中国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共4万所,提供床位110万张,尚不足中国当前老年人口的1%;满足“一床难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社区“尽情”,则是完善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充分体现社区的“暖心”作用。提供快速、便捷、贴心的服务尤其是情感上的慰藉是社区“尽情”的最好定义。目前,社区居委会功能繁杂,对于独居老人的服务资源有限,鼓励开办社区养老院,设立专项服务,同时发动志愿者参与,则是改变目前社区难以“尽情”的出路。而社区与否“尽情”一个核心标准就是能否让独居老人感到家庭的温暖,这是社区“尽情”的最高宗旨。“尽情”的社区,不仅在身体上关照独居老人,更重要的是在心灵、精神上进行抚慰,避免独居老人因为亲人不在身边而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上述提及的赵大爷,为聊天拨打110一千多次,就是其典型症状。社区“尽情”,规避这样的“悲情”应是分内之事。

子女“尽孝”,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子女要对父母尽孝心。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应尽的一份义务。“常回家看看”已立法,子女的“尽孝”不仅是道德上的义举,更是法律上的义务。在社会转型期,子女难以在独居老人身边服侍已成常态,可人虽远在天边,“远水解不了近渴”,却不能忘记作为子女应履行的责任与义务。这是子女“尽孝”的核心内涵。只有政府“尽责”、社区“尽情”、子女“尽孝”同时发力,形成合力,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才能实现根本性改变。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人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独居老人作为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其养老问题更应受到社会的关注。不久的将来,你我他或许也会加入这个“队伍”,关心独居老人,其实就是关心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也都将老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尤其独居老人,不单是传统尽孝应有的传承,也是社会文明应有的道德取向,更是社会和谐发展应有的内涵。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