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温州市平阳县38岁副县长周慧主动辞职的事情,在网上被热议。“辞职获批”的周慧在“辞职感言”中说道:“令我感动的是,理解和支持我的人居多”,“当然也有人很不理解,他们听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官场之事,并非自己擅长之事”,“辞职只不过是换个工作,换个地点”。这位副县长的辞职之举及其所思所言,彰显出如今一些领导干部的“官”念正在发生嬗变。
副县长辞职,是对传统观念的否定。一直以来,官场上的 “让贤”多为年高体弱、力不从心者,而年岁不高的干部似乎是只能 “上”,不能“让”,更不能“下”。这位深感“官场之事,并非自己擅长之事”的年轻副县长,自觉摒弃传统观念,主动向组织部门提出辞职,这一举动,是需要点睿智和勇气的。
副县长辞职,破除了世俗偏见。长期沿袭的世俗偏见,始终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君不见,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倘若偶有自知之明的年轻干部主动辞职,每每会招致一些人的种种非议:“闹啥情绪,嫌官小吗?”“这人准是犯错误了!”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和影响,一些工作平庸、理当让贤的年轻干部也常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为由,死死地“坚守岗位”。就连那些工作甚差、极不称职的年轻干部,也往往毫无愧色地稳坐于“铁交椅”上。如此这般,于国于党无利,于民于己无益。不言而喻,这位年轻副县长主动辞职,重绘“自身坐标”,实为高明之举。
副县长辞职,为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带了个好头。官员选择“辞官而去”,从个人角度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大而言之,它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中国式辞官”为何那么复杂?因为影响官员辞职的,不单是制度的约束,更是观念的束缚。什么时候党政官员真正“职业化”了,什么时候打破了干部职务“终身制”,那么,什么时候干部“自愿辞职”才会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才不会遭到爱戴“有色眼镜”者的白眼。
副县长辞职,拓宽了干部的“出口”和“流向”。透过副县长主动辞职这件事,我们看到了“官本位”这一牢不可破的观念“城墙”,正在撕开一道缺口……它昭示着为官者必须做到能升能降、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入能出、能官能民。只有这样,方能拓宽干部的“出口”“流向”和“回归”。也只有这样,政治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才会有望深化,我们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才会得以强化,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