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加快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宗礼在研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呈现五个显著特点:一是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二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三是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立;四是区域化布局优势显现;五是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
在这样的良好发展态势下,我国畜牧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特别是与中亚地区国家的交流合作逐步升温。今年5月12日,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愿在农业科技、农机、棉花和小麦等农作物育种、试验示范和种植方面加强合作;5月19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上海发表联合声明,将继续加强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经验交流。
仅以新疆为例,据新疆畜牧厅厅长哈尔肯·哈布德克里木介绍,近年来,新疆与周边中亚国家已开展了多层次的畜牧业合作与交流。新疆育成的伊犁马、阿勒泰白头牛、新疆细毛羊等家畜品种都有中亚国家优良畜种的基因;新疆的禽肉禽蛋、牛肉等畜产品面向中亚、南亚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新疆畜牧厅还多次参加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举办的官方动物疫病防控合作活动。
多方着力加强上合框架内的畜牧业合作
专家分析认为,在推进上合框架畜牧业和农业合作过程中,可从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特别要发挥重点省份的地缘优势,支持新疆、陕西、宁夏等省区同中亚国家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的合作。
(图片说明:9月2日,来自白俄罗斯的舞者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现场边跳边唱。)
从企业层面看,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畜牧业和农业合作,国内企业可以考虑先从基础设施较好、政策保障得力、对外来投资积极性高的国家开始。目前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合作积极性较高,可以考虑先从以上国家入手,逐步向中亚其他国家以至中东欧国家扩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