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逐步推进。自2011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正式列入“十项民生工程”。在全国第三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2013年,我省上等级文化馆共有112个,其中国家一级馆37个,二级馆30个,三级馆45个。上等级公共图书馆共119个,其中一级馆40个,二级馆42个,三级馆37个。
文化先进单位及示范区(项目)创建卓有成效。近年来,政府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河南省文化先进县、河南省先进文化乡镇、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河南省示范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文化站评比命名工作。目前,全省现有22个县(市、区)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单位),70个县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重大数字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全省158个县(市、区)都按标准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全省4.7万多个行政村建成了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形成了省、市、县、乡、村的五级联动网络格局。河南省数字图书馆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共建成电子阅览室3191个,初步完成了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实现了省、市图书馆的互联互通,并向社会公众开放。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省各级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立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出了“春满中原”、“欢乐中原”、“一元剧场”、“文化茶馆”、“周末公益小舞台”、“放歌如意湖”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持续开展了“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
加强我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尽管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诸如: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社会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共建共享,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适应标准化和均等化趋势的要求,加大投入,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持续性。要加大中央、省、市重大公共文化项目配套资金比例,适当减少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比例。要着力消除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为群众提供同一标准的、无差别的基本服务,切实做到以标准化来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