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稳才能天下稳。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传统的中国农村是靠推行“礼治秩序”来进行治理、实现稳定的。这种以传统伦理纲常为主要内容的“礼治秩序”在我国农村维持了几千年,至今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如今的中国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要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就必须继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同时,坚持德治与法治并举,建立一种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法治秩序”。就我省来说,在近两年“平安浙江”的创建中,突出抓了农村基层方面的工作,推动了农村法治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推进“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全方位的普法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以此为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
建法治安村
(二〇〇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 用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2025-08-07
- 让每一寸珍贵的耕地都焕发勃勃生机2025-08-07
- 旗帜网:以法治之光守护家国安宁2025-08-05
- 《光明日报》刊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张真理研究员理论文章2025-07-30
- 更好发挥法治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2025-07-30
- 更好发挥法治在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2025-07-30
- 深入实施香港国安法 谱写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5-06-30
- 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2025-06-23
- 夯实网络文明的法治根基2025-06-06
- 在法治轨道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06-03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王昕宇:党领导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凝聚“上合力量” 开创美好未来
- 2025暑运收官:铁路客货量均达历史同期峰值
- 抗战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 弘扬抗战精神,践行国防教育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丨“半年报”里向“新”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 刘京菊: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应答与世界担当
- 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走深更走实
-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迈向规模化
- 赓续精神血脉,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精选视频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实践方法
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党情新变化
【党员课堂】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路径与方法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坚定政治信仰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提高政治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