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于2月14日在全市率先启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10月16日,召开全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该县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以上率下带头学、多种方式常态学、突出特色深入学等形式,组织全县6000多名党员到东乡镇中共武宣支部旧址进行现场体验,全县共举办专题报告会、座谈会351次,参与讨论党员9800多人次,梳理意见和建议260条。组织一般党员集中学习2万多人次,编印小册子1.6万册,发放各类学习资料5万余册。中组部主办的《党建研究》2014年第8期刊登了县委组织部开展“夜学充电长才气、夜谈交心添和气、夜访民情接地气、夜练健身增元气”活动的经验。
坚持聚集“四风”,广泛听取意见,找准找实突出问题。通过深查细照找准找实问题、拓宽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列出问题清单接受群众监督三种形式,全县6000多名党员干部轻车简从下基层和群众“五同”。各级各部门共收集到意见和建议2.3万条,其中,对县委常委班子的意见和建议4155条,经梳理归纳汇总后形成意见和建议481条,涉及“四风”方面意见366条,全部向社会公示。
坚持严肃党内生活,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县委常委之间谈心5次以上。剖析案例挖病根,县四家班子、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对县水产畜牧兽医系统贪腐案、5起危房改造违纪违法案件、兴宾区迁江镇“4·9”事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对照检查画准像,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及党员领导干部撰写的对照检查材料在督导组指导下,均修改5次以上才通过。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实行“五关连审”。开展批评实打实,动真碰硬有“辣味”。
坚持立知立行立改,狠抓问题整改落实。领导带头抓整改,县委征求到的217个意见和问题,整改208个。全县共清理腾退违规办公用房1880平方米,缩减“三公”经费408万元,同比下降37.29%。上下联动抓整改,着力推进26项整改任务和28项专项整治工作,对驻乡镇情况开展作风建设专项督查15次,通报批评了72名“走读”干部。正风肃纪抓整改,全县立案查处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案件22件,严肃查处2名参赌党员干部,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
坚持为民服务,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见子打子”服务,投资6500万元新建武宣镇第四小学,今年9月投入使用,缓解了城区学生入学难题;县人民法院构建“360便民服务网”,解决“官司难打、法院难进、庭审难熬”问题;查处3845辆机动车停车不规范行为;建立创业夜市一条街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县“美丽办”落实了17名路段保洁员;针对网底工程不牢固的问题,在全县544个自然屯建立“三会”组织;思灵乡创新开展“520听意见摆问题,六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主题活动,整治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问题26例,精简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73项审批事项;卫生系统推行“望闻问切”工作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央群众路线网和自治区第199期活动简报刊出这一经验;公安部门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月活动。全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便民服务中心160个,为群众解决难题1.6万件。
坚持从严从实建章立制,努力推动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在回应群众问题中建章立制,出台《武宣县委班子议事决策制度》《武宣县清理信访积案制度》等制度,形成《进驻县政务中心集中审批项目审批制度》,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在整治作风中建章立制,出重拳、用重典开展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干部“走读”、纵酒酗酒、公款吃喝等专项整改。在承接上级制度中建章立制,县委建立《武宣县精简文件简报会议实施办法》等40项制度,全县纳入清理范围的文件共有500份,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共新建制度968项、修改161项、废止109项。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县委派出13个督导组64名同志,敢于“唱黑脸”“当包公”。同时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该县活动新闻316篇(条),自治区和来宾市活动简报刊发14篇,全县编发活动简报70期。编印学习资料7类5万多册,积极培育和选树先进。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以发展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1-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7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总产值83.47亿元,同比增长20.1%;财政收入完成5.58亿元,同比增长6.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3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775元,同比增长12%。(谭克昌 覃世传)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陈德仁、李干金、林邕升、覃善仗提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