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仅是功能搬迁、控制人口

京津冀一体化,不能仅是功能搬迁、控制人口

摘要:我们现在都希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后,好像我们的劳动力结构就改善了。但是,越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越会带来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这会在两个环节出现,一个是生产环节,金融区也需要清洁工。另一个环节是在生活里,生产力提高了,对保姆、餐馆服务的需求也会带动。

中国正进入以大都市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区域经济整合的新阶段。京津冀一体化的本质,是建设以北京为核心的大都市圈。都市圈发展碰到的问题中,尚有很多基本的经济规律,没有被人们认识清楚。如果盲目以行政手段干预产业和人的配置,最后的效果可能事倍功半。如果产业布局的新址太远离中心城市,而这些产业和相关从业人员又需要在生产和生活中与中心城市频繁互动,那么,这样的京津冀一体化只是将北京的大饼摊到了保定和唐山。

须服从市场经济规律

产业和人口的搬迁是否就是一体化?这是理论上非常紧迫的问题。目前政府的想法是,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把北京的一些功能搬到周边一些城市去。

但从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规律角度看,河北在北京周围的几个城市,离北京已经非常远了,超出了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或巴黎都市圈作为一个都市圈形态上的范围。

更不要说,现在试图搬迁出来的产业本身有非常强的规模经济效应,也接近大都市市场的需求。比如说,试图搬迁的一些大医院、学校或政府机关部门,这些部门本身有很强的在大都市中心(至少是附近)享受集聚效应的需求。对这个需求认识不清楚,强行动用行政力量来搬迁,在世界上已经有失败的经验了。

比如韩国的首尔,想把一部分的行政功能疏散到世宗,结果导致两个现象:第一,是一些政府公务员辞职,两三个小时的交通距离超出人的忍受范围了;另一个结果,是没辞职的人长途上班。

还有一个问题在中国特别突出,大量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在北京,现在的想法是,一些机构搬出去,相应的人员还保留北京的户籍。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在这些机构工作的人,孩子很可能在北京上学,但自己上班却有可能很远。

接下来一个没有认清的经济规律是港口的重要性。京津冀三个不同的地方到港口的距离是不一样的。经济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尤其是制造业选址要接近港口,节省物流成本。如果远离港口,出口导向的产业的物流成本会增加,但在远离港口的地区劳动力成本可能比较便宜,有这样一个权衡在里面。京津冀一体化有一个产业布局的问题,考虑到产业和港口之间的关系,从北京往周边疏散,是不是疏散到河北就便宜了?不一定,有可能在土地和劳动力上便宜,但疏散到河北的时候离港口的距离却远了。在产业搬迁过程当中,应该把这个选址的决策交给企业去做。政府就做基础设施和制度,不应直接由政府来判断哪些产业应该到河北去。

还有一个经济规律需要认识,就是不同技能的劳动力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现在,在特大城市要疏散某些产业的时候,首先脑子里想的是,一个产业是不是吸纳外来劳动力多,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多。这个认识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应该认识到,那些不需要落户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城市的产业,是那些享受大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是那么强的产业,而不能从吸纳外来劳动力的数量角度,来选择城市需要哪些产业。

我们现在都希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后,好像我们的劳动力结构就改善了。但是,越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越会带来低端劳动力的需求。这会在两个环节出现,一个是生产环节,金融区也需要清洁工。另一个环节是在生活里,生产力提高了,对保姆、餐馆服务的需求也会带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