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巡视8家央企,央企再成关注对象
在本轮13个巡视对象中,有8个单位是央企,涉及交通运输、通信、能源、汽车船舶制造等多个领域。
在今年首轮巡视中,中央第十三巡视组曾对中粮集团开展了专项巡视。在7月7日巡视组反馈情况时,有一条是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等奢侈浪费问题突出。
一个多月后的9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决定对中央企业领导人员公款支付打高尔夫球费用、因私出国(境)不报告及违规持有因私护照通行证、不如实申报个人有关事项、出入私人会所及利用企业自建培训中心公款大吃大喝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在今年7月29日至8月29日,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又对一汽集团开展了专项巡视。巡视组在10月29日向其反馈情况时,指出汽车销售、资源配置领域腐败问题多发,甚至翻出了“旧账”——对2011年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力。
中央企业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毋庸赘言。近年来发生在一些央企的贪腐窝案串案,更凸显了将其纳入巡视工作重点的必要性。
其实,集中对央企进行专项巡视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今年3月,王岐山就曾对做好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指示,强调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中央企业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构切实担负起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5月,王岐山又与部分中央企业负责同志座谈,强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
从某种程度而言,本轮对央企的集中专项巡视,也不失为对这些企业落实“两个责任”的一次检验。通过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央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助力,或为此次集中巡视央企的深远之意。(记者 王少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