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培育产业新“航母” 打造“中国动力谷”

湖南:培育产业新“航母” 打造“中国动力谷”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经济型、新能源型汽车发展潜力巨大。株洲前瞻性地把新能源汽车纳入整个汽车产业规划,致力于在未来3-5年之内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把株洲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为湖南再亮产业新名片。

株洲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年来,株洲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已使株洲成为了颇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的集群效应不断突显。随着我国经济大势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必将打破原有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联动发展,这为动力产业优势明显、两型发展成效突出、创新驱动持续增强的株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立足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轨道交通名城”

素有“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之美誉的株洲,在轨道交通领域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初具规模的产业群体,其科研开发、生产和相关产业均具有国际国内领先优势。今后要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株洲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把田心高科园建设成为株洲第一个千亿产业园区,用大约五年左右时间把株洲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轨道交通名城”。

一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把握产业发展机遇,围绕干线轨道、地铁轻轨、城际交通、铁路货车等主要产品种类,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开发储备一批、引进争取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以国家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为职能,重点推进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及城轨客车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要培养龙头企业。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培育南车株洲所有限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研发创新性企业,培育南车株机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整车研制服务创新性企业;支持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在株洲成立独立法人的车辆制造创新性企业;培育南车电机等多家企业成为国内一流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核心产品研制和服务并重的创新性企业。实施中心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孵化培育一批中小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

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通用航空之都”

株洲是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凭借独特的优势资源,株洲正在迅速形成“通用航空发动机制造+通用航空器制造+通航运营+航空配套产业+航空衍生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在未来的5年左右时间,株洲将大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集群发展,将株洲打造成为中国的“通用航空之都”,为湖南再添产业亮色。

一要建好通用航空城。通过走公司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按照“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的理念,以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体,建成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通用航空城。在通用航空城中建成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基地。二要建成长株潭第二城市机场——株洲通用机场,未来发展方向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通勤机场和备用机场,也可为周边地区及全省开展紧急救援、通航作业、公务飞行和旅游观光等提供有力支撑。

致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全国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经济型、新能源型汽车发展潜力巨大。株洲前瞻性地把新能源汽车纳入整个汽车产业规划,致力于在未来3-5年之内打造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把株洲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为湖南再亮产业新名片。目前,株洲拥有两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初步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串联和并联混合动力技术,并有整车批量商业化运营的地区。未来的方向是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依托国内外资源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在生产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科研力度,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汽车制造企业与科研院所、学校进行合作,搭建“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作者分别系株洲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株洲市委党校教员)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