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哪些素质看习近平怎么说

当代新闻工作者需要哪些素质看习近平怎么说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景玥)近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对于新闻宣传工作,习近平向来高度重视,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从“极端重要”四个字,可见一斑。怎样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看习近平怎么说。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认为,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这也是他一贯的观点,早在1989年,习近平在福建宁德任职时就撰写了题为《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的文章。文章指出,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来进行。新闻工作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要认识到当前形势所赋予我们的任务、职责。

不能人云亦云,不加辨别地跟着各种思潮跑

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

其实早在2002年,习近平就提出了新闻工作者要高举旗帜,把握方向,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一文中,习近平指出,十年改革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新闻工作一方面不能抱残守缺,不思改革,对于各种呼声置若罔闻;另一方面又不能人云亦云,不加辨别地跟着各种思潮跑,没有一个界限。不然,就会乱套。对当前的各种社会思潮,我们要冷静地通过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能受随意性的支配。

讲群众听得懂的话

《人民日报》曾经在《让人信自己先得信》一文中指出,有的干部反映,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干部表态还没张嘴,群众就觉得要说谎;干部做事还没开始,百姓就认定想作秀。尤其谈到理想信仰、宗旨信念、价值追求,听众更像是看票友穿帮,一肚子的不屑。做群众思想工作,“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能,新办法不会”,一些人感到无所适从。

针对这样的问题,习近平自然心知肚明。他认为,新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但不是说新闻可以等同于政治,不是说为了政治需要可以不要它的真实性,所以既要强调新闻工作的党性,又不可忽视新闻工作自身的规律性。

他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每一次讲话,都讲群众听得懂的话,他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大家普遍感到,他的讲话最鲜明的一个语言特色是口语化、接地气。他经常用一些很直朴、很简单的语言,特别是一些普通干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话来表达思想,包括还经常会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等等,让自己的讲话真正说得上去、说得下去、说得进去。这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需要有的素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