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西斗法 难言赢家(2)

摘要:从现实来看,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尚未落下密不透风的铁幕。展望2015年,双方关系在博弈中仍有一丝转机,存在缓和的可能。

对峙·交锋

克里米亚“脱乌入俄”颠覆了二战后形成的欧洲安全架构,让欧洲国家自冷战后第一次真实而具体地感受到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威胁。

面对乌克兰危机,欧洲明显缺乏与俄罗斯对抗的实力,美国得以“重返欧洲”,推动武力对抗俄罗斯,把欧洲推向军事对峙的前沿。经济上,西方国家也咄咄紧逼,采取了数轮制裁,试图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

不过,俄罗斯也不甘示弱。作为反制,俄罗斯宣布禁止或限制从相关国家进口农产品和食品。俄总统普京2014年12月初出访土耳其时更打出“能源王牌”,宣布暂停“南溪”项目,改变对欧供气的工作模式。

3

(图片说明:2014年12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会谈。)

“俄罗斯不仅会存活下来,而且还会以更强大的形象出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

然而,俄西斗法没有赢家,只有“共伤”。在美欧制裁和油价走低等因素的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处境困难。欧美制裁也并没有达到迫使俄罗斯屈服的目标,反而伤及自身,给复苏脆弱的欧洲经济再添一抹愁云。同时,危机也重创乌克兰经济。欧盟当初承诺的种种经济援助要么成为“镜中花”,要么杯水车薪,远难填满乌克兰巨大的财政黑洞。

事实上,围绕经济制裁,欧盟国家态度尴尬:不能不制裁,又不想过度制裁。美国的对抗政策激怒了俄罗斯,激化了俄西对峙,而夹在美俄之间的欧洲则进退维谷。欧洲反对俄罗斯的所作所为,但依然寄希望于俄罗斯参与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欧洲希望扑灭乌克兰战火,而不是与俄罗斯为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