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提升工作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

甘肃:提升工作能力 做好群众工作

摘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群众之中,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掌握清楚,使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乡村基层干部处在联系群众的第一线,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力维护和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来说,就是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当好“六大员”:

一要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充分发挥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吃透上情,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上级指示精神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一方面要摸清下情,经常深入到群众之中,真诚听取群众的意见呼声,感受和体会群众的情绪,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愿望,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

二要处理好“来”与“去”的关系。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群众之中,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掌握清楚,使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还要找到政策与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多想想能为群众多做点什么,如何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及时总结和反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

三要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基层干部做决定、干工作、想问题要以大多数群众、整体利益为重,但也不能以维护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对个别群众的诉求要更加重视。

四要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既要集中精力抓当前,积极协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方面的困难,做好“打基础”的工作;又要拓宽思路谋长远,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扎实做好“利长远”的工作。

五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一方面,在促进发展上,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借助外部力量加快发展,又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民主管理上,要指导、支持、帮助群众村民自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六要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对待群众态度要“软”,要“硬话软说、硬事软做”,尊重群众,从群众的角度换位考虑和处理问题,把决策的执行转化为群众意愿和自觉行动。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又要敢于碰硬,敢于坚持原则,要敢于同侵害群众利益的错误行为作斗争。

要积极把握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着眼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在具体工作中当好“六大员”:

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要做到贯彻政策不打折、不走样、不变通。还要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气。

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基层干部要定期深入农户排查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社情民意的“联络员”。要多听民声、多知民意、多集民智,及时反映和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之难、生活之苦、发展之忧,积极向上反映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做到下情上达、民意畅通。

产业发展的“技术员”。基层干部不仅要了解掌握本乡、本村的基本情况,为促进农民增收出点子、找路子,还要注重搜集国内、省内的“三农”信息、经济信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政策落实的“监督员”。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大力推行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制度,重点监督低保发放、危旧房改造、农资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教育引导村组干部为群众当好家,坚决杜绝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基层党建的“指导员”。协助和督促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好农村党员致富带富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系静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