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2)

市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2)

此后,我们又通过上党课、支部生活会、报告会、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组织大家对《党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和十八大报告等有关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在此基础上,组织大家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对如何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以及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开展讨论。通过学习教育,使大家提高了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搞好机关作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找差距,认真查摆干部职工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大讨论活动,我们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大家对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带有实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逐个查找,逐个分析。局班子成员重点查找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群众观念、勤政廉政以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般干部职工对照岗位职责要求,重点查找了履行职责、执行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查摆,找出了机关作风建设中部分同志存在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精神状态不佳、纪律松驰、工作懒散拖拉、效率不高、大局观念差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使查摆活动真正做到了触动思想。

三是抓整改,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在认真查摆问题的基础上,各局属单位和每个同志根据查摆出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我们从完善制度入手,实行了机关工作人员上班考勤制度,有效地杜绝了上班时间迟到早退、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等不良现象。另外,我们加大了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的检查力度,每个同志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通过作风纪律整顿,机关作风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个谋事干事、团结奋进、文明和谐的氛围正在形成。四是建制度,完善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充分调动局系统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工作实际,重新完善修定了《XX县民政局干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办法》、《公务用车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使之真正成为我局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依据,成为每名干部职工行动的准则,成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为从制度上保证机关作风建设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有效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以“创佳评差”为重点,不断深化创新发展能力

今年以来,我们注意采取多种形式,以“创佳评差”为重点,深入开展了“做文明职工,当文明公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机关,争文明单位”活动,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一是不断丰富干部职工文化活动。积极参加了全县的“迎五一、庆五四”系列活动,组织民政团体参加了男女拨河比赛、女子排球比赛等项目。局机关也举行了干部职工文体活动,共设有男女象棋、羽毛球、乒乓球、书法、摄影、歌颂比赛等项目,局系统干部职工参赛信心高潮,比赛气氛热烈,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二是强化行风评议工作。我们把抓好行风评议工作作为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增强职业道德、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采取系统内自查和抽查、自评和民评相结合的方法,先后召开了行评工作动员部署会、各类代表座谈会,下发了民政窗口行业行风评议表,并上门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在行评和纠风工作中,我们对民政系统政风行风方面查摆的问题归类整理5个,目前,已全部得到了整改和解决。同时,我们还按时办结了3件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达100%,受到了人大、政协代表和政府督察室的好评。三是加大落实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深入开展了新一轮全县城乡低保清理核查活动,规范了动态管理机制,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必退”。全县共纳入城镇低保2030户2773人,农村低保2943户7531人,以社会化发放形式,共发放城镇低保资金1123万元;农村低保1442.9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灾救济扎实有效。今年,我县共发生冰雹、洪涝灾害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00多万元。根据灾情实际,县政府累计投入救灾资金100万元,下拨米面20吨、衣被1200余件,用于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针对困难人员随意讨要,县局采取会议研究、文件审批、乡镇支付的办法,共救助各类困难人员和流浪乞讨人员1218人(次),支出救助资金82.2万元。同时,受理贫困人口大病救助395人次,经过审核后符合条件的给予救助36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8万元,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生活困难。双拥共建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各项拥军优抚政策,扎实开展“三级帮扶”活动,妥善安置退役士兵,开创了军政军民工作新局面,荣获了“全国双拥模XX县”称号。社会管理全面加强。撤乡并镇和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村级组织建设和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建成高标准农村社区20个;殡葬改革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婚姻登记、地名勘界、宗教管理和老龄工作健康发展,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谱写了志丹民政工作的新篇章。四是提升民政创新发展能力。按照“立德行善、恭勤为民、创新奉献”民政核心价值观要求,今年元月份,创建了民政服务大厅,大厅设城乡低保、大病救助、临时救助、流浪乞讨救助、社团登记等窗口,所有事项一律窗口办理。并将申请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社团登记、临时救助所需资料和办理程序制成流程图悬挂在办公楼最醒目位置,公开接受群众的各项民政救助申请和行政审批。通过大厅的设立,极大方便了群众,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