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多元化和差异性并没有成为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的绊脚石,反而可能演化出互通有无,互补互助的良性互动。近期,金砖国家正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搭建金融合作平台,促进能源贸易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那种把西方和金砖国家做泾渭分明割裂、把金砖国家之失简单归结为西方之得、把金砖国家的任何动议和创举都进行阴谋化、妖魔化解读的思维并不明智,与合作共赢的国际潮流格格不入。
金砖五国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但这种差异性让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更强的合作潜力与自愈能力。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谋求发展,显然较单个国家独自作战更有优势。南非前沿咨询公司分析师马凯利告诉记者,金砖国家通过加强经贸合作,就能克服目前的暂时困难,甚至有潜力引领世界经济走出低谷。
实际上,不仅金砖国家间可以实现多元共生,金砖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同样可以实现互利共赢。本轮金融危机以来,一些经济体摒弃意识形态和局部利益分歧,展开大规模多边联合救市行动,各国在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反对保护主义、展开国际救助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广阔。可以说,“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是金融危机留给当代国际关系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所有国家珍视和维护。
(图片说明:2014年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的金砖国家领导人集体合影。)
金砖国家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6%,领土面积占世界的近30%,其经济总量超过全球的21%。金砖国家仍具有强大的复苏韧性,其整体崛起趋势依然未变。通过不断的努力变革,不仅造福自身,这个过程所孕育的崭新发展机遇,无疑会促进产业跨境融合、资本高度融通,造福亿万商家和民众,符合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所有经济体利益。
金砖国家的发展改变了200年来世界经济依靠发达国家驱动的历史,成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将成为解决全球政治和经济“南北失衡”的重要因子。奉劝西方的一些人,摒弃顽固的零和思维,正视现实,与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一道探索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开创和平、和谐、合作的新未来。
唱衰“金砖”的论调,当休矣。(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