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人以文化

以文化人,人以文化

摘要: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文的基本标准在“化”,化成天下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化为移风易俗的社会成效。运用文字训诂学解析,“化”与“生”同义,“化生万物”,“化”也包括了“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变化、进化的结果。指向于人类,倘若我们把婴儿呱呱坠地这一自然过程,看作是人的第一次造化,文“化”则便是人的第二次造化。这个“化”,是教化、感化、潜移默化,是人由自然人向自由人,由愚昧人向智慧人的变化。以文化人,人以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贲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文的基本标准在“化”,化成天下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化为移风易俗的社会成效。

运用文字训诂学解析,“化”与“生”同义,“化生万物”,“化”也包括了“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是变化、进化的结果。指向于人类,倘若我们把婴儿呱呱坠地这一自然过程,看作是人的第一次造化,文“化”则便是人的第二次造化。这个“化”,是教化、感化、潜移默化,是人由自然人向自由人,由愚昧人向智慧人的变化。以文化人,人以文化。一个“化”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文化的本质和“化”人的真谛。斑斓多彩的中华文化园地,大道名儒,各树一帜;诗词曲调,连峰叠起;每一位哲人的每一本宏著,都构成了古老文化的精神实体,并垒起厚重国体的思想基础,塑造着民族的灵魂与性格,感召着中华民族自我怡情、自我发展并自强不息。这些更足以说明文化既是伟大民族薪火相传的支撑,更是人类进化、社会风化、心灵美化的渊薮。

“化”从造中来。人猿揖别,遗传基因中原本兽的成分,是伴随着文明的步履逐步摈弃和去除的,其中文“化”起了关键作用。“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倘若说古人这等比喻有些刺耳和偏激的话,那么当代伟人邓小平对“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的警告,却是足以振聋发聩的。文化的要旨在修身宏道,以一定的精神对人的性情进行逐步的、渐进的、由浅入深的塑造、改造。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对话和思想交流,不仅可以满足学者独抒性灵或世俗庸常里的我思我感,更能引导人们进入更加开阔的审美境界,完成个人性灵的美化。古人把读书视为“可以医愚”的良药,不少青年把精品阅读称为“如饮心灵鸡汤”,说明了同一个道理: 读书如同与贤者对话,心汁的滋养,情感的浇灌,皆可从中实现;而本性作用下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进而实现灵魂的重铸、情趣的再造,获得唯有文化人才乐于寻求和可能获得的心理期待、智慧愉悦和审美满足。

“化”从养中来。无论一个人还是一种景观,内在美都离不开文化的营养。徜徉于西子湖畔,人们赞叹其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其妩媚的容颜、婀娜的身姿,更因为有白居易、苏东坡等历代文人騒客的诗句、神话、传说的丰美库藏,赋予了其灵性和神韵,给人以凄迷、惆怅、委婉、柔软的诗意和心情,往往激起情感的上寓存和共鸣。这种“诗意栖居之地”的享受,就是文化滋养出的一种景观的“通灵”。人其实也是这样,“胸中书传有余香”,外在美是浅表的、暂时的,心灵气质美是深沉的、弥久的。内在美可以填补在外表的缺憾,而外表美永远弥补不了精神家园的丑陋。读书学习对于人的滋养,直接指向的就是心灵的内在美化、性情气质的优雅。正是基于这个意义,西方学者西塞罗比喻:“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我国当代学者朱永新断言:“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丽的城市。”

“化”说到底是一种自我升华。“腹有万卷气自华”。读书学习不单单旨于工作所需,还应是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我们很难理解,毛泽东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是那样的精彩,在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的活动是那样的丰富,他的行动能力是那样的突出,但当我们了解了毛泽东读书学习的广博,便可以发现他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都可以从其徜徉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也就是说,从他通过读书积累和营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过实践行动积累和创造的“人间天地”,是有迹可寻的,乃是文化的铸就。正如古人所言,“但假深根常得地,何忧直干不扶天!”这种“常得地”的通灵,这种“直插云天”的壮美,一方面需要通过勤学植根于知识沃土,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实践将个人行动建立在与时代性、历史性相统一的维度上。这样就能在历史前行的波澜壮阔和跌宕多姿中,不断走向文“化”的新境界。“赋到沧桑句便工”。真正意义上的“化”,无疑应是“文”的唯美,双重造化的和谐与统一。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