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筑牢法治底线,让正义不再迟到

安徽:筑牢法治底线,让正义不再迟到

摘要:权力之外,舆论对司法判决的潜在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凸显。一些热点案件在审判之前,舆论场上已是沸沸扬扬、先声夺人。舆论关注司法,督促严肃、公正地审判案件,是司法公开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

如果盘点全国“两会”期间舆论对“两高”工作报告的最大关注点,恐怕非平冤纠错莫属。最高法的报告对错案发生表达“自责”,最高检的报告提出对冤错案件深刻反省、倒查责任。庙堂之上、市井坊间,回声一片、热议连连。对平冤纠错的超高关注度,反映出社会对司法公正的深深关切,反映出人心对法治进步的深沉渴望。

司法公正、法治进步,绝非凌虚高蹈的空泛概念。宏大叙事的历史画卷,从来由具体而微的细节所构成。呼格吉勒图沉冤得雪,念斌被判无罪,聂树斌案被指定异地复查……过去一年,司法机关在纠正和防止冤假错案方面的每一个具体举措,都是迈出校准法治天平刻度的坚实步伐。“两高”负责人郑重表达自责、反省之意,更包含着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让人们坚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

然而,迟来的正义毕竟代价太高,对于因错判而蒙受冤屈的当事人来说,付出的是无比宝贵的青春、自由乃至生命。还当事人一个司法公正,不是平冤纠错的句号。面对那些已经无法弥补的剜心之痛,唯有深刻吸取教训,筑牢法治底线,以制度化的手段最大限度避免冤假错案再次发生,才是有良知和担当的体现。

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关键要加快和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总结呼格吉勒图案等多起错案的共同特点,就是庭审作用淡化、未审先判。此种现象根源在于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 “以侦查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侦查机关对刑事诉讼结果的影响力之强,以至于有学者用“公安做饭”“检察端饭”“法院吃饭”来形容。 当“以侦查为中心”的办案模式,与给破案率、破案期限定指标等不良政绩观相结合,必将助长冤假错案的产生。以审判为中心,将倒逼侦查部门严格按照法定证据规则,提升侦查能力和水平。只有审判环节不沦为走过场,司法公正才有保障。

以审判为中心,意味着法院将在守护司法公正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确保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显得尤为迫切。毋庸讳言,当前,权力干预司法的现象并不鲜见,且干预方式和路径多样、复杂。大张旗鼓的如某地工业园区管委会发函警告法院,在审理特定案件时“不得一意孤行”;更多的则是通过间接、隐蔽的方式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排除权力不当干扰,消除法外不良影响。

权力之外,舆论对司法判决的潜在影响,近年来也逐渐凸显。一些热点案件在审判之前,舆论场上已是沸沸扬扬、先声夺人。舆论关注司法,督促严肃、公正地审判案件,是司法公开的应有之义,有助于实现 “看得见的正义”。但司法审判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优秀的法官,应当以符合法律的逻辑、结构和规则思考判断,避免受到非理性“口水”乃至极端情绪表达的影响,从而对案件做出公正判决。“让罪犯受到应得的惩罚,让每个无罪的人不受追究。 ”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所描述的对“法治2015”的期待,也是每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的期待。冤假错案固然难以百分百避免,但人们理应为“天下无冤”的理想付出百分百努力。唯有如此,已经付出的代价才不会完全白费;唯有如此,公平才可恃,正义方可期。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