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亚洲的生存发展之道(2)

命运共同体:亚洲的生存发展之道(2)

——博鳌亚洲论坛与“亚洲新未来

其次,年会为亚洲各经济体实现互利共赢注入了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是年会聚焦的核心议题,四个分论坛同时聚焦“一带一路”,进行了热烈讨论。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用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形式,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连接起来,契合沿线国家和亚洲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未来,亚洲国家要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改善区域内贸易规则碎片化现状,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和产业互接互补,以经济一体化为共同利益,求同存异,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合作质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年会另一亮点,共有两个分论坛围绕亚投行进行了深入探讨。金融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素和基础,亚洲新未来中包括一个合理、完善的亚洲金融市场。中国倡导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处于初期的亚洲金融市场建设提供了开创新局面的机遇,得到亚洲和世界范围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积极响应。亚投行的出现,为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注入了积极因素,也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亚投行正式运作后,将着力为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它们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再次,年会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合作交流。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习近平主席的话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亚洲板块早已与世界经济紧密融合,各类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亚洲和中国的努力,亚洲和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世界发展大环境的有力支撑。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立足亚洲、面向世界,年会期间召开的一系列主题论坛、研讨会,涉及能源、金融等多个全球性议题,论坛会员也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不同大洲。年会的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促进了全球性议题的探讨和解决。

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也是充满挑战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期望的成果不会唾手可得。”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需要本地区各国共同肩负起责任、协力发挥好作用。亚洲各国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努力通过自身发展惠及整个亚洲,也通过营造亚洲整体良好发展环境来促进自身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巨大“红利”。未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由构想变为现实,中国必将为亚洲和世界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亚洲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作者: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