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维管好“互联网+”

以新思维管好“互联网+”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低迷的市场需求,“互联网+”被寄予厚望。但新生事物的成长往往与“野蛮”相伴,打赢产业融合这副好牌,需要监管工作的新思维。只有与时俱进,拿出更完善、更科学的顶层设计,让各个相关部门责权明确、无缝对接,守土有责、主动作为,才能助力“互联网+”释放出“1+1>2”的能量。

继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现身之后,“互联网+”近日再次成为热词。在14日举行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低迷的市场需求,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互联网+”被社会寄予厚望。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新业态新产业呈爆发式成长。作为最抢眼的一个,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至诸多传统产业领域。它犹如一条鲶鱼冲入沙丁鱼群,搅动着原有的鱼群生态。互联网+传统集市催生了购物网站,互联网+传统银行催生了在线支付,互联网+传统交通催生了打车软件……当这些现象级业态一再带给我们惊喜时,微商、网上供销社等新成员又悄然登场,拓展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之路。可以说,互联网已经蜕变为一个物质、能量和信息互相交融的物联网,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传统产业进行了改造,重塑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种种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我们也需要一些冷思考。新生事物的成长往往与“野蛮”相伴,雨后春笋般的网络新业态,正暴露出不少隐患和监管盲区。朋友圈兜售商品风靡一时,但激素超标的面膜、质量低劣的减肥药频频曝出,假货横行令人堪忧;网络医疗成为问诊新选择,但打着“健康咨询”旗号却难见其人是否隐藏陷阱,不少人心存疑惑;大妈们也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通过APP提供家常菜,但品质和安全能否保证,该由谁监管,亟须回答……总体说来,“互联网+”孕育着生机和可能,也潜藏着挑战与风险。我们不能信奉一俊遮百丑,对此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否则,为其埋单的将是网络“命运共同体”中的所有人。

打赢“互联网+”这副好牌,需要监管工作的新思维。长期以来,我们的市场监管时常“慢半拍”,大多等到问题、风险积累到不能不管时才出手。殊不知,新生事物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互联网尤其如此。当新举措还在“穿鞋”,监管盲区导致的负效应已跑了大半个中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抱着老办法不改,相关部门就只能跟在不法分子后面,被动应付、疲于奔波。创新思维管好“互联网+”是大问题、大挑战,不可回避、不可拖沓。就当下而言,单凭振臂一呼的诚信感召,寄希望于“道德血液”,恐怕有些缓不济急。根本上,还应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对固有法律法规优化升级,对空白盲区填补完善。待到构建起及时有效、成本高昂的惩罚机制,涵养出不能、不敢和不想的制度氛围,就能把失范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定了制度、有了规矩,不等于万事大吉了。关键还要在落实中啃下硬骨头、拔掉软钉子,让监管制度起到作用、达到效果。过往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领域的监管工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职能部门各管一截、各管一块是重要成因。“有利则抢、无利则躲”,到头来“集体磨洋工”,九龙也治不了水。破解这一难题,呼唤更完善、更科学的顶层设计,让各个相关部门责权明确、无缝对接,守土有责、主动作为。上下联动、软硬结合,才能助力“互联网+”释放出“1+1>2”的能量。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1周年的纪念日。这么多年之后回头再看,互联网已是容量近乎无限的信息载体,也是随时响起“敲门声”的社交工具,还是重写产业版图的经济模式,为个人生活、行业发展、社会规则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顺应这一趋势,管好用好“互联网+”,不断完善和丰富互联网规则,定能给“中国号”巨轮更强大的动力、更持久的续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