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驾驭“互联网+”大潮

认识和驾驭“互联网+”大潮

——中央党校举办“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

4月的中央党校,春意盎然。

4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互联网盛会——“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在中央党校育园楼举行。坐落在中央党校中轴线上的这座灰白相间的小楼,是省部级领导干部上课的地方。在这里举办“互联网+”的盛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个为期一天的论坛是由中央党校报刊社、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信息社会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参加论坛的200余名嘉宾当中既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也有信息社会50人论坛的成员和企业家代表。此外,中央党校的多名学员代表也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了精彩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吴燕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培训部主任罗宗毅,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组织部长黄宪起等出席了论坛。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出席论坛并作了讲话。他说,把握潮流才能赢得未来。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治理方式。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促进各个方面资源加速流动或者整合,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开发及其利用率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特征甚至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正在推动行业性、地区性、世界性的经济重组。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高度重视生产力创新带来的社会变革,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的大变革,我们不但应该主动适应它,而且必须要勇于站在这个潮流之上,去主动驾驭它,让它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何毅亭强调,新希望在于开拓新的战略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要“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尤其要重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信息化道路等方面找出路,寻亮点。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在中央高度重视下,中国的信息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一定会获得大发展。

何毅亭说,中央党校报刊社等单位在这里举行“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与机遇”高峰论坛,抓住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的主题。他表示,中央党校承担着为党培训中高级领导干部以及理论科研、思想引领、智库咨询等重大职能,开展这些工作不但需要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支撑,更需要关注和探索信息化潮流中的大数据、“互联网+”等新的理念与实践问题。这样的论坛助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健康发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中央党校多位学员在论坛上发言,表现出对“互联网+”与信息经济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他们认为,在新的浪潮之下,一定要转变思维方式,积极应对,走在信息经济的前列。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讲话中介绍了江西省决定实施以“互联网+”为核心内容的三大措施;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甘肃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向大家介绍了本来名不见经传的陇南靠互联网和二维码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的做法;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广东汕头市市长郑人豪在发言中说,汕头市的信息消费总收入去年超过了250个亿,电子商务总额达500个亿,已连续3年每年递增50%;进修班学员、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司副司长安筱鹏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很大,但是在智能制造方面,我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学员们的发言,与会者用“精彩”来形容,他们提到的新理念、新做法,使会场的氛围出现高潮,大家掌声、笑声、赞叹声此起彼伏,也感受到领导干部对“互联网+”的敏感和重视。

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与信息经济浪潮的特征和影响,向与会者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多位知名企业家登上讲坛,就企业在新机遇面前的新选择以及对政府部门的建议发表了演讲,许多观点都引人深思。

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在演讲中说,“‘互联网+’可以加很多东西,但唯独不能加传统思维方式和既得利益”,他还提出了一个“3+2”的政策建议;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助理吕廷杰认为,互联网将会彻底颠覆传统银行金融的运作模式,并且指出关键是要让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认为,“互联网+”的新经济浪潮不但需要技术创新,而且需要一场思想解放和体制变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当前政府要着重为互联网与各个方面的结合做好引导与服务;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辑钟国兴提出,面对“互联网+”的新经济浪潮和机遇,我们不能只顾加法,忘了减法,这个减法就是要减去落后的思维方式、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以及简单的社会管控方式等许多方面的东西。

除主题演讲外,还举办了圆桌论坛。在圆桌论坛上,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专家梁春晓、杨培芳、胡延平、吕本富、师曾志,中央党校教授杨秋宝、王克迪等20多位学者,就“互联网+”话题各抒己见,还就有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些观点交锋一直吸引着与会者,以至于会议中途基本无人退场,直到会议结束,仍有许多人意犹未尽,抱怨“一天会议时间太短了”。

钟国兴致开幕辞并作了会议总结。他特别介绍了信息社会50人论坛。“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立于2011年9月,是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和阿里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论坛聚集了国内致力于中国信息社会问题研究的一批著名学者及领域内专家,以“开放分享、相互学习、平等争鸣、文责自负”为原则,共同探讨中国信息社会发展问题,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议。钟国兴说,这次论坛能够在中央党校举办并受到党校学员的高度关注,意义深远。这说明领导干部们正以开放和积极主动的心态热情拥抱“互联网+”和信息经济潮流。

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王金龙、国家信息中心研究部主任张新红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论坛。

本次论坛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信网、光明网、凤凰网、中青网、央视网、中新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宣讲家等媒体对论坛以各种形式进行了报道,并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形式发布论坛热点信息。广大网友纷纷对中央党校率先举办“互联网+”论坛点赞加油。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