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网视点第21期】透过“时间轴”看生态文明建设

【宣讲家网视点第21期】透过“时间轴”看生态文明建设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建设美丽中国有了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从党的十八大被首次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再到《意见》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足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述】

一、十八大报告原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选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谈生态文明】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谈到: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强调: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贵州团审议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

【《意见》出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并于5月5日对外公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10条干货】

1、形势判断。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2、总体思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3、定量目标。

4、定性要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5、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

6、红线管控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7、健全政绩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

8、完善责任追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9、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10、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扩大信息公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

【四个关键词】

一、绿色: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意见》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二、制度:健全产权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意见》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上提出了十条硬措施。

三、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核心在于形成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意见》明确,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四、路径:《意见》向人们描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前景——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权威解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

●两个亮点。一个是通篇贯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这一基本理念。另一个是通篇体现了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者的理念。《意见》强调,无论是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

●四个举措。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1、要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就是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要推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3、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处处、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4、要健全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通过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对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四个制度。红线管控制度,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个落实。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开展先行先试。注重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结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三是细化实施方案。根据《意见》要求,各地要抓紧提出实施方案,相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行业性和专题性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中央要求抓紧制定《意见》分工方案,逐项分解目标任务,推动每一项任务落实落地。

【专家观点】

新增长点——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

要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系统化、可操作的绿色发展制度。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就要改变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状,全方位整合现有绿色技术创新要素,建立面向人才、研发、产品、市场的绿色支撑体系,形成围绕绿色经济、绿色发展,集聚、释放创新潜能和活力的联动体系,让创新驱动在绿色转型中成为持久的推动力。

——中央党校教授赵建军

发展绿色产业,如何才能形成新的增长点?这需要在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来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发展方式的形成,包括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产业布局以及资源环境的合理调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发展绿色产业,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目前政府审批环节太多,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产业发展,要通过简政放权为绿色产业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

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纳入法治化轨道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需要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通盘考虑,解决发展和环境问题。如果一些领导干部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那么就要通过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这个制度,倒逼他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可以运用行政执法、司法等法律手段,制约违法排污企业。生态补偿制度将对目前京津冀等区域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就要出台相关改革方案,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

公众参与——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

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履行社会人应尽的环境责任。抱怨、着急,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敢于向违法排污和浪费资源说“不”。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可以随时拨打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尽一份公民环保之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政府部门要以“壮士断腕”之势强力推进生态环保工作。对企业而言,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减少污染排放尤为重要。对于公众,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尽我所能减少源污染同样不可或缺。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服务中心副主任兼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