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命题

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命题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和行为的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总书记的讲话,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向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的新命题。

怎样理解“生活化”?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鲜明地提出了“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的论断。这些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命题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撑。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是指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而进行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轨迹,来自于生活世界并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生活是价值观形成的沃土,也是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的源泉。这就要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从横向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进行。从纵向看,不仅要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一生的生活中进行,这是一个终身感悟、渐进展开的过程。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以宽广的视野和辨证的思维看待当下的生活世界。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并不意味着价值观教育等同于生活、教育在生活世界中消融,也不是无条件地迎合生活世界。事实上,真实的生活世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双重的影响。一方面,人类世代相传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良好的熏陶;另一方面,在当今复杂的时代语境下,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产生了落差,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不少的困惑和影响。因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求大学生正确认知当下的生活世界,并在生活世界的感知和领悟中,牵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从而引导自己健康地生活。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要把生活化的校园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舞台。特别是通过学生社团、宿舍、网络等载体,使大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无声地获得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为此,必须有教育理念的更新。就好比食盐,我们过去往往是大把地往学生嘴里塞,太咸了,学生难以下咽。现在,我们把一点点食盐,有时或许就需要一点点,放到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吃下去。其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效就在里面了。

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当下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在“三进”中,“进教材”容易,“进课堂”也容易,但“进头脑”则难。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过多地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记住的往往只是大量的“知识”层面的东西。例如,大多数学生能够记住或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12个范畴,但可能并没在内心深处激起价值观认知和认同,没有使核心价值观融会到自己的精神血脉之中,也没有改变大学生原有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教育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结合身边每一个具体可感的故事,通过感知、领悟和升华,把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最后升华为“信仰体系”,从而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和他们行为的指南,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命题最深层的意蕴。

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三大认同,即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在这个基础上使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悄悄地发生预期的改变,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达到了“铸魂”的目标。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还要“化”很长一段时间,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