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日本军国主义?

摘要: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战争的胜负,不单纯是军事力量的对抗,而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广泛的较量。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然得道多助;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最后结局。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是参战最早、时间最长、牵制日军人数最多的国家,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作为当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历史不容忘记,更不容篡改。宣讲家网特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系列评论文章,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本文是系列评论之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说明,中国人民能够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开辟出民族前进的新道路,它不仅谱写了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灿烂的篇章,而且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战胜法西斯强国的范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其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不畏强暴,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逼到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难地步,却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迅速促进了全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较以前任何时代都表现得更强烈、更广泛、更持久、更具战斗性,它使各阶级、阶层、政党、地方实力派和不同军事集团的利益,在抗日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使爱国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全体中华儿女抱定“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决心,共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20世纪30至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民众动员程度如此广泛,群众发动规模如此浩大,战斗意志如此顽强,抗击时间如此绵长。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说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蕴藏着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她不仅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永恒动力,特别值得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

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锻炼了中国人民。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如果说,近代百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每一次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的斗争,都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准备了量的积累,那么抗日战争则使中华民族的觉醒产生了质的飞跃。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觉醒、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

其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抗日战争的胜利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它给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历史表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政党,在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可以发挥扭转乾坤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不是执政党,但是她却成为凝聚人民力量的有力号召者和坚强组织者。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成为坚持持久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持久战的总方针、抗战必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阶段理论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并把游击战上升到战略地位,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的有效作战模式。无论形势多么复杂、战争多么残酷、条件多么艰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其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即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认为“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 弱国战胜强国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不断削弱敌人;积小胜为大胜,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转换敌我力量的对比、夺取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并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实行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先后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四大敌后战场,与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创造了敌后与正面两个战场共同夹击日军的战略格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经验说明,先进的军事理论,对于弱国战胜强国,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关于抗日持久战和游击战争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许多亚、非、拉弱小国家和民族广为运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研究战略理论的著名学者伊藤宪一把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归结为“以动员人民的战略和游击持久的战略,来实现弱者对付强者的战略理论”。日本的山崎重三郎撰文说:“世界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他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

其四,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是抗日战争这部伟大史诗中的重要篇章,它表现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少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努力同国际上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建立和发展关系,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共产党不仅促成和始终坚持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积极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明确提出:“拥护和平战线,反对德意日侵略战线”、“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协定”。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积极主动的推动作用。中国国民政府根据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纵横捭阖、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灵活开展抗战外交,调动各种有利因素,联合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从而形成了援华抗战的国际环境。七七事变后不久,中国就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美英法等国采取“中立”和“不干涉”政策时,苏联已是当时世界诸强中惟一积极支持中国对日作战的国家,也是抗日战争前期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最多的国家。美国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其远东利益受到损害时,对华政策才发生较大变化。为实现“先欧后亚”战略,美国急需中国在东方发挥重大战略作用以拖住日本,因此其援华工作得以改善。国民政府卓有成效的外交努力使苏美等国逐步加强了对华援助。抗战后期,中国政府通过参加国际会议、参与联合国创建等活动,不但得到各国的支援,而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雄辩说明,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终究失败,这是历史规律。“不以兵强天下。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第三十章) “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庄子•杂篇·列御)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虽凶恶暴虐一时,但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抗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家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使发动侵略战争、双手沾满各国人民鲜血的罪魁祸首受到了应有的惩处,把战争罪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战争的胜负,不单纯是军事力量的对抗,而是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广泛的较量。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必然得道多助;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然失道寡助,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最后结局。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倍加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从那场反侵略战争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席军史专家和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