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习惯性焦虑高考方能回归本意

走出习惯性焦虑高考方能回归本意

全社会关心关注高考是正常的,之所以紧张过度,一是有些家长在望子成龙心理作用下,层层加码,个个“压力山大”;二是社会上对高考仍存焦虑惯性,“全家上阵、全城让路、全员护考”已成标准配置。这种社会情绪,客观上传递出一种负面的价值导向:考试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这无疑曲解了高考的本意,更无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成。

炎炎夏日,又值高考。场内,考的是广大学子;场外,“烤”的是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浏览近期新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口号频现;家长们拜神仙、抢头香已不稀奇,又兴起了“穿衣学”,妈妈穿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爸爸穿马褂寓意“马到成功”。社会各界也一齐行动起来,全力配合“全城降噪”、“全城让路”。可见,高考早已不是考生自己的事,而是一次“社会总动员”。大阵仗背后,一股浓浓的焦虑情绪也随之弥漫开来。

作为过来人,我们都能理解高考被赋予的内涵。在多数人的认知里,这场考试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般激烈,有着“一考定终身”的魔力。平心而论,这话放在20年前也许没错,毕竟当时高校录取率很低,一旦考上大学,人生就此改变。但时至今日,这想法恐怕脱离现实。先说录取率,今年942万高考考生中,将有700万人最终进入大学,比例高达74.3%。上大学不再是“挤独木桥”,而是走立交桥。再说就业率,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这一数字在2014年飙至727万,引人感叹“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对比鲜明的是,不少拥有一技之长的高职毕业生,供不应求、颇为抢手。事实证明,一纸文凭不再定终身,“孙山”之外还有路,且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这样的现实,学校、家长其实心里都有数,但为何仍信奉 “高考大于天”,甚至患上了“高考焦虑症”?不可否认,高考仍是当下人们向上流动的重要通道。尤其是城乡、区域差距未除,高考是打通壁垒的一道桥梁。从这个角度看,全社会关心关注高考是正常的,之所以紧张过度,一是有些家长在望子成龙心理作用下,层层加码,个个“压力山大”;二是社会上对高考仍存焦虑惯性,“全家上阵、全城让路、全员护考”已成标准配置,年年如此,着实难以忽降。凡事皆有度,高考也不例外。对高考的过分焦虑,客观上传递出一种负面的价值导向:考试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一旦迈过这道坎,便可彻底解放、坐享其成。于是乎,一些“超级中学”兴起了“毕业撕书节”,一些大学生过起了“上课梦游化、逃课普遍化、补考专业化”的混沌日子。

要为“高考焦虑症”开药方,就要认清高考的本质,捋顺考试与学习的关系。高考不过是检验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决非终极目标。考试是一时的,学习才是终身的。毛泽东曾将学习比作开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而“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正是学无止境的道理。信息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十余年的校内学习,只能算作打地基,远不足以支撑个人的长远发展。倘若没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向上精神,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势必会落伍。只有保持终身学习,将其作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自觉追求、一种前进动力,才能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助力国家发展。

涵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教育是根本抓手。有人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但从全社会对高考的焦虑心态便可看出,我们的教育功利主义风气盛行,一些学校和家长全力以赴的,正是以一味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这无疑曲解了教育的本意,更难以助力学习型社会的建成。近些年,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教育改革步子不断加大,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和“人尽其才”的择业体系迈进。待到学习不再是现实所迫,而是兴趣使然、追求使然,集中于考试的压力才能得以分散,家长和学校的焦虑情绪才有望纾解,学习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一份向学向美向善的情怀。置身知识经济时代,全社会更应加倍呵护这份宝贵情怀,让其释放出促进时代发展的正能量。多一些静气,少一些焦虑,让学习回归精神家园,让教育回到人性本真,转型期的中国,定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定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