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

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

城市转型的本质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其驱动力来自于城市产业的持续升级。自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作用下,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使得全球城市转型出现了新的命题,人们认识到,在城市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强化城市功能的同时,必须创造城市经济发展的外部效应,即城市空间价值提高和城市人生活质量提优,现代服务业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路径之一。联合国贸发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兴领域。全球性的产业组织正在由“生产化”转向“服务化”,制造业生产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步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客服化转变,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逐步显现出“总部经济”效应,由此,不断增长的城市服务经济体系直接带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高端劳动力和人才价值的重新评估,从而带来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推进城市产业空间重组的进程中,亦带来了城市集聚效应和大区域城市空间要素的“集约化”。现代服务业的高度产业融合性,在延伸城市产业链的同时大大拓展了城市产业的发展空间,通过科技、文化、制造和服务业的融合带来的城市集聚效应,使城市形成各种特色城区。同时,现代服务业以规模经济效应和资源整合效应,强化了中心城市强大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进一步促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或城市圈主体的新型城市体系。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取决于该国或该城市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一个城市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恰恰是该城市的知识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文化进步中心,无疑是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所在。因此,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在我国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而关键的意义。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实现服务业的产业要素和城市的空间要素的最优配置,是现实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于以下几点:

以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为目标,规划城市服务业的战略布局。通过创新发展,我国城市的服务业企业应积极参与全球的产业分工,提升所在城市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全球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在战略层面上实现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坚持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配置。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建设,把城市旅游综合开发区、休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区、金融服务业和信息商务服务业等新领域、新热点和新业态作为战略重点,发展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城市集群,实现了服务要素在城市空间的最优配置。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地方的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形成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合力,推进城市创新转型和集约化增长。以我国环境友好型现代服务业的制度创新为例,要求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机制应符合“五位一体”的要求,完善贯彻落实生态格局、生态功能和生态质量要求的顶层设计。为此,所在城市需要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部门,将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党委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绩效考评目标,以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规律和要求对城市发展的各项规划、政策、行动进行梳理整合,执行生态优先的综合决策,并实施严格的资源环境管理等激励约束政策指导。

借助于我国新一轮现代化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机遇,在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重组城市产业空间,扩大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提升城市的经济容积率。我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发展都面临着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从而能够以快速的交通网络来集聚知识、资本、技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素,加强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这些城市往往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示范区域),并借由轨道交通建设重组城市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实现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合理空间布局,从而促使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容积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转型,必须明确城市转型发展进程与城市产业升级和服务经济体系构建是一体化的过程,遵循制造业向服务业、生产中心向商务中心转型的基本规律,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特征,突破服务业发展的创新机制,立足全球城市价值链,以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我国城市转型的经济容积率。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