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验(2)

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验(2)

保持结构调整目标的延续性和前瞻性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一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扩大内需,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注重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十二五”规划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要求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进一步推进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显著的政策连续性和与时俱进的特点。

注重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增长质量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历经济起飞阶段的高速增长之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这个过程中,经济增速相对于经济起飞时期回落,这是追赶型经济体经济增长路径中的第一个回落期,经济增长的阶段转换开启。

经济规模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带来规模报酬递减,结构失衡累积的矛盾随之越来越难以解决,并为经济结构调整造成了增长机制和利益分配的路径依赖,即“结构协调的增长”离不开原来增长机制的支撑。因此,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在于,需要找到脱胎于“结构失衡的增长”中的某个增长机制,并使其在“结构协调的增长”中成为可能,是否可能的判断依据就是效率导向。无论是从经济赶超成功与经济转型顺利国家的经验来看,还是从现代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工业化尤其是出口战略主导下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赶超的关键途径,但也是造成经济结构失衡的决定性因素。工业化的推进是经济结构调整中无法避开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走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城市化既是经济赶超时期的驱动力,又是导致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城市化不仅是脱胎于“结构失衡的增长”中的增长机制,而且能成为“结构协调的增长”中的新路径,我国实施的战略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难点与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