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好的使用机会,大宗商品贸易、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制,都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人民币在沿线国家有很好的使用机会,大宗商品贸易、基础设施融资、产业园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以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制,都可以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
建立区域性贸易和投资的结算支付体系。在充足的外汇储备、庞大的外贸规模、相对完善的金融机制的支持下,人民币有能力主导建立区域性贸易结算支付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人民币与沿线国家货币的报价和直接交易,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中的使用范围,降低使用第三国货币对双边贸易往来的不利影响;应积极创新人民币风险规避与资金增值产品,打消沿线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的后顾之忧,并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用于沿线国家资产计价、纳入沿线国家储备货币,提升人民币接受程度。
稳步放宽跨境资本交易限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加快各国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速度与频率,促使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需求的加大。为应对此情形应做到:一是积极引导证券市场和个人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同时制定外汇应急措施,比如采取对跨境资本流动征税等方式。二是积极放开对直接投资方面不需要的管制和限制,发挥其市场自由机制。三是对资本账户不能开放的交易项目严格把守,审慎放开货币市场等短期资本账户。四是资本账户开放要与其他金融改革整体推进,对外金融开放的同时要注意对内金融开放,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市场化不一定要先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五是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和预警机制建设。建议与境外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的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共同对人民币突发性流动加强监测和限制,以便及时、准确掌握境外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状况,制定必要的防范和化解措施,减少金融风险。
人民币汇率应紧盯“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货币,而非只盯美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元与人民币的双边汇率作为人民币整体的对外汇率。我们需要用一篮子货币,特别是“一带一路”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来衡量人民币汇率,也就是要使用实际有效汇率来判断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效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模式,在亚投行内确立成员国中的几种主要货币作为储备货币,建议包括人民币、欧元、英镑和卢布等,构成新的特别提款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